川普的一紙禁令,讓世界譁然。姑且不論政策是否合理,但在美國的發展史上,絕對有移民的一份功勞。別的不說,如果回顧一下美國數家科技公司的歷史,你會發現不少巨頭的創始人都是移民或者移民二代,這其中就包括賈伯斯、祖克柏、謝爾蓋·布林等改變了世界的人物。
- Feb 07 Tue 2017 12:08
如果沒有移民 可能就沒有這些科技巨頭了……
- Feb 07 Tue 2017 11:35
動物無國界 非洲大林坡坡跨國公園
可以想像如果台灣全島成為一座世界級野生動物園,會是怎樣盛況?非洲大林坡坡跨國公園,總計3萬5000平方公里,跨越南非、莫三比克與辛巴威3國邊界,動物暢行無阻。
- Feb 07 Tue 2017 09:39
太空生活改變太空員生理甚至影響基因
科學家公布關於太空對人體影響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長期在太空生活不僅改變人的生理情況,甚至改變基因功能。
- Feb 07 Tue 2017 08:59
去年來台旅客 增加最多的是.....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資料,去年來台旅客人次成長2.4%,其中增加最多的是泰國,大增57%,其次是韓國及越南,都有34%的增幅。
- Feb 07 Tue 2017 05:58
簡體字後遺症 大道無為看成「採藥超人」
中國在簡體字薰陶下,年輕人對繁體墨寶幾乎視而不識。
- Feb 07 Tue 2017 05:40
全球最長的直飛航線 卡達至紐西蘭
- Feb 07 Tue 2017 05:31
全球最大色情網站提供「新服務」
全球最大色情網站PornHub日前宣佈,將在網站上推出「性知識健康中心」(Sexual Wellness Center),PornHub表示,性知識健康中心的希望提供民眾正確的性知識,並促進民眾擁有健康又快樂的性生活。
- Feb 06 Mon 2017 15:19
未來四大類型的熱門職業
世界經濟論壇(WEF)執行委員會成員札希迪(Saadia Zahidi)日前曾警告,人類如果不想被機器人搶走飯碗,只剩3 - 5年可以準備,但其實隨著自動化、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下一代要面臨的競爭將會比我們這一輩還激烈,到底有沒有某些工作,是比較難被 AI、機器人取代的呢?
- Feb 06 Mon 2017 14:37
法國極右派總統候選人 雷朋要脫歐、恢復法國法朗
法國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總統候選人瑪麗娜雷朋(Marine Le Pen)5日在法國東部里昂市繼續第二天的正式競選行程並發表演說,對「兩大極權主義」全球化及伊斯蘭基本教義開火,迎合追隨者的脾胃。
- Feb 06 Mon 2017 11:30
川普展現商人本色 談雙邊貿易爭最大利益
美國總統川普展現「生意人」本色,準備以「一對一」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模式,將貿易夥伴各個擊破,以爭取更有利條件;預料優先對象是加拿大與墨西哥,之後可能是英國與日本,並將與南韓重新談判FTA。
- Feb 06 Mon 2017 10:54
2012 年全球經濟因吸煙損失1.4兆美元
最新公布的研究指出,2012年全球經濟因吸菸損失1.4兆美元以上,且白白花掉1/20的健康照護開支。
- Feb 06 Mon 2017 10:27
比爾蓋茲:如果再次輟學創業 我會選這三個領域
比爾·蓋茲很可能是最有名的輟學生。1975年,他放棄了頂尖大學哈佛的學業並成立微軟,後來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蓋茲曾回首過去,說他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在電腦剛開始改變世界的時候,自己就痴迷於此。據財富網站報導,在1月27日哥倫比亞大學的一次演講中,他說到,如果自己現在輟學,很可能不在電腦行業,而且不會開發操作系統。出現在演講中的還有另一位名人:華倫巴菲特。
- Feb 06 Mon 2017 05:29
川普讓民調破功 研究:全球民調仍有準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被廣泛預測2016年美國大選將敗給希拉蕊的川普爆冷入主白宮,但全球政治民調仍大多準確。
- Feb 06 Mon 2017 05:28
如何爭取自身權益 同時討人喜歡?
有些話實在很難說出口,彷彿要有十足「被討厭的勇氣」,才讓人願意吐實。這種情況包含:爭取自己的權益、表達不中聽的反對意見,以及提出大膽的要求。當你必須說出難聽話,要怎麼同時討人喜歡呢?
- Feb 06 Mon 2017 05:27
不准說霧霾 中國氣象局改稱「佛地魔」
中國霧霾相當嚴重,日前中國中央氣象局下禁令,各地氣象預報不能使用「霾」字,若要提到霧霾,只能用各式各樣方式去描述「天氣現象」,而北京市氣象局1月4日發布氣象時提及霧霾,竟以「佛地魔」來稱呼。
- Feb 05 Sun 2017 14:09
如何避免癌症罹患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國健署表示,全球癌症發生率逐年提升,每5分26秒有1人罹患癌症,不過,至少有1/3的癌症跟菸、酒、肥胖、不運動、不健康飲食有關,因此有機會透過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加以預防,同時擁有好健康,國內就有研究指出,有快走、慢跑或搭車時提前兩站下車走路等小習慣的人,比起完全不動的人,可延長壽命達3年。
- Feb 05 Sun 2017 10:40
死亡率近4成 一次看懂H7N9
疾管署表示,一名69歲台商到中國工作時,感染H7N9禽流感。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別以為H7N9只是一般流感,H7N9死亡率高達30%至40%,而且經常到重症才驗得出來。
- Feb 05 Sun 2017 10:19
美法官裁定:全國暫停川普移民禁令
美國華盛頓州西區聯邦地方法院法官羅巴特(James Robart)2/3日裁定,暫停執行美國總統川普日前頒布禁止穆斯林入境的行政命令,此緊急處分效力及於美國全境。各航空公司已接獲通知,可讓川普禁止的七個穆斯林為主國家的人民登機與入境。紐約時報稱裁定是川普遭逢的重大挫敗(humbling defeat),白宮則誓言抗告。
- Feb 05 Sun 2017 06:20
美國移民緊縮政策 矽谷科技人才恐移往加拿大
美國總統川普一連串移民緊縮政策,連矽谷高科技公司都受波及;有人因此看見商機,推出「H-1B備胎計畫」,協助美國H-1B工作簽證持有人到加拿大設立子公司。
- Feb 05 Sun 2017 06:19
殘留室內的三手菸危害更甚二手菸
抽菸會致癌,有力證據在1950 年代首次出現,數十年後,二手菸證明也有害人體健康。科學家則對附著於牆壁和傢俱上的香菸殘留物「三手菸」發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