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接吻時自然閉上眼睛,是因為雙眼無法近距離聚焦在對方臉上,但科學家推翻了這個理論,發現大腦無法同時處理接吻的視覺資料與觸覺刺激。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426)
- Mar 22 Tue 2016 05:31
親吻為何閉眼睛
- Mar 20 Sun 2016 11:11
人類最大天敵 一年千萬人死於環境風險
人類最大的天敵就是環境。國際衛生組織 WHO 報告指出,2012年因環境風險,譬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危險的工作場所、設計不良的馬路等等,造成全球1,260 萬人死亡,佔全球當年死亡人數的23%。
- Mar 19 Sat 2016 09:45
長者最大遺憾:年輕時未能常旅行
康乃爾大學人類發展教授比勒梅爾(Karl Pillemer),花了10年研究1200名長者的生活,結果發現長者往往對年輕時未更常旅行感到遺憾。
- Mar 19 Sat 2016 06:44
台灣青少年近1/4失眠
發育中的青少年,睡好、睡飽很重要。台灣睡眠醫學會公布「2016年青少年睡眠大調查」,全台青少年有近四分之一(24%)有失眠經驗,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2.8%,近15%青少年受失眠問題而干擾到日常生活。
- Mar 15 Tue 2016 11:32
我家在土壤液化區? 土壤液化Q&A
土壤液化潛勢區昨公布,部分民眾上網查詢,發現安身立命數十年的住家竟位於高度液化潛勢區,猶如五雷轟頂,憂心居住安全,也擔心難以轉手,但專家表示,民眾看到先不要驚慌,只要掌握自保原則,即使在高度液化潛勢區一樣可以安居樂業。
- Mar 11 Fri 2016 09:09
311地震後五年 4萬人仍顛沛流離
雖然311日本大地震已屆滿五周年,但至今還有高達四萬災民在外縣市顛沛流離;日本災區當地許多災民都覺得海嘯、地震造成核電廠事故的災害影響很大,根本沒復興實感。
- Mar 10 Thu 2016 10:42
比爾蓋茲:未來20年會…
比爾蓋茲8日參加社群媒體Reddit的線上活動「來問我任何事」(Ask Me Anything),當被問及人類社會在未來20年將達成的成就時,比爾蓋茲指出未來將有三大趨勢。
- Mar 09 Wed 2016 12:23
手機紅色供應鏈,風光不再?
智慧型手機紅色供應鏈將面臨市場外移、成本上升的挑戰。
正當台灣、全球擔心智慧手機紅色供應鏈侵襲下,中國品牌手機卻面臨市場外移,脫離中國保護的紅色供應鏈,將面臨專利、成本等挑戰,台灣供應鏈機會再起。
- Mar 07 Mon 2016 16:13
創@分隔符號 電郵教父辭世
發明電子郵件的湯林森(Raymond Tomlinson)6日因心臟病發去世,享壽74歲。
- Mar 07 Mon 2016 05:35
哪個國家對上班族媽媽最友善?
3月8日婦女節即將到來,你知道哪個國家對職業婦女最友善嗎?台灣就業環境的性別差異又是如何?
- Feb 27 Sat 2016 08:28
紐時:未來科技只是富人玩意
2007 年金融風暴戳破繁榮假象,即使各國央行施打零利率強心針,但全球經濟體質其實已經進入加護病房,就連眾望所歸的美國也不例外。《紐約時報》經濟專欄上月刊登一篇文章,題為「美國最好的歲月已經過去了嗎?」,提醒現代人的是,70 年代以前科技的確引領人類突破現狀,但未來幾十年這種盼望只是一廂情願。
- Feb 24 Wed 2016 16:17
Snickers巧克力驚傳含塑膠!全球55國緊急下架回收
食品安全再響警報,知名的食品公司瑪氏食品 (Mars Inc.) 以生產各式巧克力產品享譽全球,由於日前傳出旗下多款巧克力產品竟含有塑膠塊,週二 (23日) 宣布在全球 55 個國家下架回收。
- Feb 24 Wed 2016 10:52
全世界的年輕人是受迫害的少數民族???
當今的青少年小說總是充滿了反烏托邦的氣味,例如《饑餓遊戲》等,但幻想與現實之間的差異,常常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小。老一代或許不會取人性命,但在許多重要領域上,他們確實是在打壓年輕人。
- Feb 23 Tue 2016 11:24
解鎖恐襲槍手手機 VS 用戶隱私
FBI 在加州槍擊案後,要求蘋果公司提供涉案搶手 iPhone 中的個人資訊,事實上政府部門的要求遠比提供一支手機的資訊要多,據 Tim Cook 透露,政府部門要求蘋果公司在 iPhone 提供系統後門,FBI 希望蘋果公司重新開放一個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以便於執法部門繞過系統安全體系,植入資料抓取軟體,但此類軟體讓手機處於危險的狀態,可能被其他人遠端鎖定。
- Feb 16 Tue 2016 15:46
風雲變幻莫測 氣象預報難百分百正確
極端天氣在過去一個月影響全球,先是英國暴雨成災,再有美國暴風雪,包括台灣香港在內的亞洲地區亦遭遇強大寒潮,實際情況更強過氣象部門預測,讓各地等地民眾不滿。事實上,隨著科技進步,天氣預測誤差近年已持續下降,但亦偶然產生重大失誤,究其原因,還是大氣過於複雜多變,目前人類對全球天氣狀況認知仍然較少,加上資訊及電腦等科技始終不足,導致未能做到十全十美的預測。
- Feb 15 Mon 2016 05:23
五個車庫 誕生 美國五大傳奇公司
很多創業公司的第一個辦公室都是父母或朋友家的車庫,所以很多時候,想到車庫,人們就會聯想到創業。雖然現在的創業環境和 10 年前已經大不相同,在車庫裡就能做出一款驚世產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是,過去那些在誕生於車庫的公司仍然值得我們記住。
- Feb 12 Fri 2016 12:25
物理學與天文學追尋百年的聖盃──重力波Q&A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百年前的理論預言,終於在極先進、精密的觀測技術中現身,將為人類對於這個世界的知識與理解帶來根本的變革。讓科學家等待了一個世紀的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如此難以捉摸?有何驚人作用?以下一一解惑。
- Feb 07 Sun 2016 05:41
愈管愈要買? 美國槍枝銷售再寫新高
儘管歐巴馬政府對槍枝管制更加嚴格,卻無法阻止民眾購買槍枝的熱潮。當局最新資料顯示,上個月槍枝銷售再創紀錄,並且已連續九個月打破過去同月紀錄。該現象顯示,擁槍似乎已成為擔憂安全的民眾所選擇的自衛方法。
- Feb 03 Wed 2016 05:13
職場性騷嚴重 科技業女性如入火坑
科技業「重男輕女」文化,女性員工不想留!一般認為「男理工,女人文」,女性不愛科技業,是因為生理差異,但美國最近一份名為「矽谷大象」的調查指出,女性不選擇科技業的主因,並非能力或志趣不符,而是在職場上極易遭到性騷擾,處處可見性別歧視,多數女性因為害怕失去工作,敢怒不敢言。
- Jan 30 Sat 2016 05:44
2015年全球國家清廉指數排名 丹麥第一
全球領先的反腐機構,透明國際(TI)發佈年度清廉指數(CPI),對全球168個國家的公共服務部門的透明度進行評估,丹麥第二年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