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貿易自由化,加上追求經濟不斷發展的企圖,讓農業生產與工業化緊密結合。這樣的好處(或許)是,市場供應量的增加與食物價格的相對低廉,但必然伴隨的風險就是:食品衛生安全被犧牲。
近5年,全球各地接續不斷出現食品不安全的新聞,例如:被E. coli O157:H7污染的美國漢堡、具有三聚氰胺的中國毒奶粉、頂級知名丹麥餐廳(Noma)的食物中毒事件、韓國禁止進口日本的核輻射污染食品,以及近期的台灣混充米與假沙拉油風波等等。這些食安問題在被新聞報導揭露前,鮮少為政府或廣大群眾關切。
工業化生產是主因
以經濟學原則重新檢視這些食品不安全事件,我們會發現市場上食品安全的危機越來越多,就像氣候變遷一樣,已是人類全體未來必須面對與適應的常態。
首先,當代工業化的食品生產體系是造成消費者食品衛生法益受到威脅的主因,舉例來說,全球肉品需求的攀升導致業者加速生產以求獲取更多利潤,使得過程中不當的飼養流程或處理方式被頻繁使用,致使細菌或寄生蟲出現於肉品的可能性提高。蔬果農作方面,過量使用化肥與農藥已成為普遍實踐,甚至不少生產者開始透過生物科技來強化農作物的抗災性與防蟲能力,這些非自然的生產方式也都程度不一地導致消費者健康減損或是致癌率增加。
市場供需上,消費者選購食物的考量繁多,價格、外觀、味道、代言人、地點便利性等因素皆左右了個人的食物選購決定。這些因素在工業化與資本市場上往往受到大型企業(國內或國際)掌控;進一步說,消費者的自由選擇其實只是表面的,實際上消費者只是在資訊不對稱且有限範圍中進行挑選。
官方偏好事後處理
由於非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多半產量有限且較為耗時,售價也會較高。此外,非工業化的生產者絕大多數為小農而非農牧集團,他們在包裝、產品通路和商業廣告的能力上遠不如大型企業,因此他們的農產品並不容易在一般的市場銷售。「適者生存,不適者出局」,讓非工業化生產的食品漸漸失去舞台,消費者在來不及意識自己選擇權極其有限之前,已悄悄地在選購食物的同時面對食品安全的風險升級,增加自己與食源性疾病或化學物質共處的機率。
上述現象並不容易改變,因為這是一種經濟市場的結構問題。消費者是資訊方的弱勢,而掌握資訊的業者沒有誘因去提供透明與充分的資訊。政府或許應該承擔管理者的角色,但這樣的角色會受到市場不宜干預和政治利益欠缺雙重制約。因此,食品安全的問題幾乎都是在焦點事件被曝光後,政府才會在輿論壓力下展開行動,以滿足人民的要求。這種偏好事後處理的官方立場也是食品不安全會層出不窮的關鍵之一。
食品安全已經在工業化時代淪為一項「類奢侈財」。除非有意願與能力消費價位較高的食物(例如:不用農藥的有機米、蔬菜或家庭手工製作的限量食品),否則便只能在有限的選擇下與風險食品為伍。然而,當有機食品或類似食物的市場需求開始增加時,圖利的企業必將設法參與其中,以新穎誘人的行銷手法,販售名實不副的黑心食品。
轉自 蘋果日報 作者:譚偉恩- 國際糧保協會亞洲食品安全計劃組員 / 蔡育岱-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