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家族企業常見的一種狀況是不成材的後代繼承家業後,家族老臣只能看著他們把基業一步步毀壞。
許多人較信任家族企業,願意為這類公司效力,消費者也願意支付較高價格購買其產品。然而,一旦家族事業將由第二代或手足掌管,情況就大不相同。許多人認為新一代接班人對公司的治理不佳,家族企業的員工中,逾半認為接班人的才能不如前一代。
金融時報報導,這些認知不一定正確。企業第二代,也可能為家族事業帶來競爭優勢。金融時報作家希爾(Andrew Hill)指出,許多家族企業目前先讓繼任者在家族事業不同領域或新創公司接受測試,再挑選最合適的人。
接班人的選擇若帶有感情成分,或許將充滿重大風險:然而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全球家族事業中心主任羅維內茲(Denise Kenyon-Rouvinez)指出,血脈其實也是家族事業成功的一項重要因素。
羅維內茲說,家族企業的後代,對接班的準備愈來愈充足,「他們通常接受最好的教育,表現傑出。」家族事業的繼承者不見得只是自私、爭權或無能。
以泰國零售商中央集團(Central Group)為例,該集團僱用了創辦人的51名後裔,傳統上均由鄭氏家族(Chirathivat)中挑選管理階層和領導者。目前擔任執行長的鄭昌(Tos Chirathivat)是家族第三代,他日前接受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訪問時表示:「公司成長速度比小孩還快。」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