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油價雙雙崩跌,中東關係緊張升溫導致歐洲難民問題一時難解,美國貨幣政策緊縮可能引發金融混亂,諸多問題讓全球經濟幾乎窒息,政治家、銀行家、企業家面對的不是 2010 年歐元區危機,也不是俄國 2014 年介入烏克蘭,而是政經情勢更複雜的局面,其中任何一項都可能對欲振乏力的經濟構成威脅。
《華爾街日報》報導,2008 年金融危機與其後歐洲震盪衝擊到中國,最後讓非洲與南美國家因中國需求而繁榮的市場也難逃劫數,導致金融、能源、商品市場崩跌。分析師認為這三大危機共通點都是信貸擴張的結果。
同時,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中東衝突升溫,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代理人戰爭加劇,造成歐洲難民潮,燃起西方國家恐怖主義之火,歐洲反對政治與經濟整合的聲浪愈來愈高漲,北韓核武測試與南海爭議讓亞洲也無法倖免。
報導指出,如果要講一個共通點,就是全球政治領導人都疲於應付各種狀況。歐巴馬不願張揚美國力量,批評者說他是膽怯,把難題丟給繼任者與其他人,中國領導者在處理國內金融風暴時也迷迷糊糊,梅克爾與其他歐洲領導者在難民問題上也舉棋不定。俄國總統普丁揮兵進入敘利亞,但他對烏克蘭的野心仍未熄。
中國問題的嚴重性比原本預期的更大,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 (Baltic Dry Index) 今年已經下降到 1985 年指數創建來最低水準,反映的是需求太低,供給過度。
如果油價下滑與商品價格只是反應供給過度的話,股市通常會出現反彈,但現在全球股價持續在下滑,投資人看到的是需求的問題。強勁美元也是促發經濟混亂的因素之一,新興市場美元債務高達上兆美元,美元升值升高債務違約機率。
歐洲難民潮一時難解,恐怖主義讓歐盟無國界旅遊,以及梅克爾一開始打開門戶善舉都在巴黎恐攻後受到質疑,歐洲一體化受到挑戰,英國今年可能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要留在歐盟,可能對歐盟產生廣泛影響,也可能改變英國在國際間的地位。
歐元區經濟復甦無望,以及對移民的緊張關係,挫折氣氛讓選民對現任政治人物感到不耐,催生自我風格強烈的替代品,這種極端的人物右派左派都有,左派如英國工黨黨魁傑里米·科爾賓,右派代表非川普莫屬。
報導指出,以上所點出的不確定性即使有些在短期內消退,但今年經濟與政治展望,看來將是數十年來最不安的一年。
世界銀行 (World Bank) 月初因新興市場衰退幅度超乎預期,調降全球經濟成長率至 2.9%。IMF 也下砍 2016 年世界經濟成長,由 2015 年 10 月初預期的 3.6%,刪減至最新公布的 3.4%,為一年來第三度調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