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被拒絕的時候,這是一個相當普遍又不招人喜歡的經驗,但每個人對「被拒絕」後的感受不同,過後對其人生的影響也南轅北轍。大多數人會繼續好好的生活下去,甚至比他們預想的還要好。但有些時候,被拒絶的傷害遠超預期,尤其當下的反應變成自我批判時,可能就不那麼容易平復了。

為什麼有的人面對拒絕比其它人更有彈性回應,有的人就不行,甚至帶著受傷的心過一生呢?

這是一個心裡學上的熱門話題。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近日發表一篇史丹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生豪爾(Lauren Howe)和其指導教授心理學家德維克(Carol Dweck)的研究,試圖從人性的執著、應對和自尊等因素分析為甚麼人在被拒絕後會改變對自我的看法,有的人很快就能恢復常態,而有些人則會繼續自我折磨。

德維克教授最為人知的研究是「隱性人格理論」(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認為人格特質有「成長的思維模式」(意即相信人格特質有延展性)和「固定的思維模式」(個性特質不改變)兩種,這兩種不同的人格特質塑造了各種人們對待和了解周遭社會的方式。

固定思維模式的人(也稱為實體理論家)往往以自己的表現來衡量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如考試成績不佳,會認為自己不夠聰明。而具有成長思維模式的人(又稱成長理論家)並不以結果(成績)來論斷自己,而是從中找出未來可以改善的空間,以及還有什麼可以克服的挑戰。

豪爾和德維克以男女交往間被拒絕作為研究主軸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結果顯示,固定思維模式的人在被拒絕後比成長思維模式的人更會憂慮是不是自己哪裡有問題;有更多的負面情緒,如羞愧、尷尬、憤怒或沮喪。固定思維模式的人承認「被拒絕」的經驗(即使五年前發生的事)會妨礙新的人際關係。

固定思維模式的人通常沒能從「被拒絕」中學習到正面的教訓,而是害怕再次被拒絕,單純的希望不要再發生類似事件。因而,他們對未來的人際關係比較悲觀。

目前,還不清楚每個人的思維是否都是相同的模式。但可以確定的是有的人的智能傾向固定思維模式,但人格特質傾向成長思維模式。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一方面是固定思維模式而另一方面是成長思維模式。至於人們如何發展出不同的思維模式則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研究人員總結道,人們似乎是可以改變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思維模式。多數人在面對「被拒絕」的情境時,本能的會懷疑自己,此時,我們應該冷靜的停下來,思考一下事情的原委,如果不是我,情況會如何?是甚麼情境因素導致這種結果?如果換個時間或換成其他的人,情況會如何?當你能夠將自己抽離現場,以第三者的角度省思情境時,你或能找到突破自我的線索。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都當做是好事,往正面思考,就能增加成長思維模式。擁有更多的成長思維模式就可以邁向更正向積極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