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今年出國確定無望了。為了一解出國癮,許多人還參加航空公司推出的偽出國行程,而全球玩家的選擇更簡單──靠《微軟模擬飛行》遨遊全球。這股《微軟模擬飛行》風潮有多驚人,從亞馬遜的搖桿產品不是缺貨就是賣價高一倍,就能一窺究竟。
- Sep 05 Sat 2020 07:44
一解不能出國的癮 《微軟模擬飛行》夯到連搖桿都缺貨
- Sep 04 Fri 2020 07:18
時間旅行者可以安心了 研究:量子領域不存在蝴蝶效應
在《回到未來》、《蝴蝶效應》、《魔鬼終結者》等談及時間穿越的電影中,經常會出現過去的小事帶來難以預料後果的劇情,但物理學家近期透過量子電腦模擬實驗證明,即使你回到過去改變一些決定,現在很可能什麼也不會改變,至少在量子領域是如此。
- Sep 04 Fri 2020 07:06
Fortinet 發布全球威脅型態報告 台灣病毒威脅比全球更嚴重
隨著駭客攻擊事件頻傳,資安議題已成為政府及企業關注的焦點,資安大廠 Fortinet公布最新《FortiGuard Labs 全球威脅型態報告》,針對 2020 全球與台灣的資安事件攻擊型態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藉此讓廠商都能第一時間掌握情勢並保障數據安全。
- Sep 04 Fri 2020 06:43
戴口罩人臉辨識技術成熟 後疫時代將愈普及
口罩成為防疫最佳工具,但戴上口罩,臉部辨識卻成為阻礙。目前國內外業者陸續透過強化眼睛、眉毛、額頭及耳朵等部位,讓戴口罩臉部辨識技術愈來愈成熟,且陸續運用於各場景,預計後疫情時代,有機會成為台灣各行業必備的基礎設施。
- Sep 03 Thu 2020 07:44
研究:細菌能在太空存活3年
日本研究團隊將一種特殊細菌放置在國際太空站外的太空中長達3年,結果發現這種細菌還能存活,顯示部分生物暗藏能在太空生存並移動的可能性,提供生命起源更多研究空間。
- Sep 03 Thu 2020 07:43
疫情後不安全感加劇 全球生育率將大跌
疫情期間全世界大多數人被關在家裡,很多專家預言會增加生育率,但其實結果正好相反。這場百年一遇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對工作不穩定的年輕世代影響更甚,經濟損失反而會讓年輕人對結婚和生孩子三思而行。
- Sep 03 Thu 2020 06:35
斷腿海鷗不忘船長救命之恩 陪伴出海15年
來自美國緬因州(Maine)的漁夫馬科夫斯基(John Makowsky)於2005年獨自出海捕龍蝦期間,機緣巧合下救了一隻腿部受傷的海鷗,海鷗康復後,馬科夫斯基決定讓牠回歸海上,然而,當他以為這生不會再見,鷗都卻在他每次出海都會飛過來停在其船,雙方相伴足足15年。
- Sep 02 Wed 2020 07:30
科學家海邊慢跑發現恐龍化石
科學家在海邊慢跑時發現侏儸紀的恐龍化石!蘇格蘭的古生物學家潘西羅利近日發表研究,她在蘇格蘭的埃格島海邊跑步時,居然發現了1.6億年前的恐龍化石。蘇格蘭過去僅有斯凱島有恐龍化石,科學家在埃格島花了200多年都找不到恐龍化石,這個意外也讓她們期待之後的有更多恐龍化石現身。
- Sep 02 Wed 2020 07:17
Bernstein:2021 年底前料有足夠疫苗 供全球接種
美國和 6 家疫苗廠商簽訂採購合約,外資預測,即使其中 2 款疫苗失敗,2021 年底前,仍有足夠疫苗讓全球民眾接種。
- Sep 02 Wed 2020 06:38
全球掛牌熱 7、8 月逾 200 家企業上市
美國聯準會(FED)大放水,市場資金淹腳目,吸引美企衝往交易所掛牌。今年下半才開始 2 個月左右,全球已經有 200 多家企業上市,募資額締造十年來的同期新高,讓人聯想起網路泡沫時代的瘋狂景象。
- Sep 01 Tue 2020 06:50
美中兩套供應鏈系統成全球趨勢
美中貿易戰升級帶動產業環境變化,台灣供應鏈被迫接招,鴻海、和碩與緯創等指標大廠早已啟動因應;但中國仍是重要市場與生產環境,業界觀察,全球將演變出對美國與對中國的兩套供應鏈系統,區域製造未來可能再度盛行。
- Sep 01 Tue 2020 06:41
聯合航空救買氣 推「永遠」免收改票費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打亂全球航空客運市場,由於各國仍實施邊境管制,目前航空公司大多暫時豁免航班變更手續費。但因需求回溫速度緩慢,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投下市場震撼彈,宣布永久取消國內航班的改票費,預料將對競爭對手造成壓力,不得不隨之跟進。
- Sep 01 Tue 2020 06:37
科學家終於找到蝗蟲群聚原因 蝗災可能有解了
自古以來,蝗蟲過境被許多國家列為無可避免的天然災害,威脅數百萬人的糧食供應,但人們至今仍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促使蝗蟲群聚。在最新研究,科學家找到了可能的觸發因子,未來不久或能找到有效方式應付蝗災。
- Aug 31 Mon 2020 07:49
科學家:熱浪將測試人類生存極限
今年全球都感受到極端高溫的威力,甚至太陽下山熱度還是不減,科學家表示,這種一整天都沒有降溫的天氣會愈來愈普遍,且對人類健康的風險會成倍增加。
- Aug 31 Mon 2020 07:07
挪威公司發明創新技術 沙漠變耕地僅需7小時
挪威一間公司發明新技術,只需要7小時就可以把沙漠變成能夠耕種的良田。
- Aug 31 Mon 2020 06:49
有心事多找人說 防憂鬱症有方法
多與人互動、向他人傾訴心情能預防憂鬱症!憂鬱症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也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近期麻省總醫院針對憂鬱症產生的原因進行大範圍的研究,結果發現,社交連結是預防憂鬱症最好的方式。該研究發表於《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中。
- Aug 30 Sun 2020 07:39
過去一年逾 500 億美元虛擬貨幣從中國移往海外
中國法律規定,民眾一年只能在一家金融機構購買 5 萬美元外幣。在過去,人們透過投資外國房地產等方式規避法令,但北京當局最近把這些漏洞也一併關閉,這迫使富人把目標轉向虛擬貨幣。最新統計發現,過去一年總共有超過 500 億美元的虛擬貨幣,從位於中國的數位錢包大舉湧入全球其他國家。
- Aug 30 Sun 2020 07:39
利用「合成致死」機制 科學家阻斷 DNA 修復以殺死癌細胞
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是基因突變的形式之一,意指當細胞僅單一個基因發生突變時,細胞仍可以存活,若同時有兩個基因發生突變,則細胞無法繼續存活,有這種關係的基因,即為合成致死。最近科學家發現一種可利用合成致死機制,選擇性殺死基因突變成的癌細胞,且同時不傷害健康細胞的方法。
- Aug 29 Sat 2020 07:39
美國航空使用抗新型冠狀病毒塗層 盼乘客回流
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宣布,將在機上噴灑用來消滅新型冠狀病毒的獲核准長效塗層SurfaceWise2,以吸引乘客回流。
- Aug 29 Sat 2020 06:58
科學家證實:非侵入性磁刺激可消除負面記憶
科學背後是嚴謹的假設求證,需要經年累月嘗試實驗,藝術卻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消除負面記憶」是人們一直希望達成卻又害怕的事,不少科幻作品多有想像描述;而在現實生活,利用基因編輯、注射藥劑等方式消除令人痛苦的回憶,也開始成為眾多研究人員的著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