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射線照像掃描後,科學家表示,埃及吉薩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Giza,又稱古夫金字塔,簡稱大金字塔)可能有兩座之前不為人知的「密室」。
- Oct 20 Thu 2016 10:08
埃及新發現!古夫金字塔疑藏不為人知密室
- Oct 20 Thu 2016 09:36
美國醫務人員視滿月為不祥預兆?
秋夜皎潔的明月高掛天空,總會令人不禁停下腳步欣賞這難得美景。但許多地方文化認為滿月不是好事,如美國的醫療人員就普遍相信滿月這天的工作會特別繁重。
- Oct 20 Thu 2016 08:32
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計畫啟動
太陽能發電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堪稱是對環境污染最小的一種發電方式,也成為眾多大廠爭相發展的領域。而為了一爭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廠的榮譽,各家廠商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美國太陽能廠 SolarReserve 更宣布將打造號稱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並將其命名為 SandStone 計畫,預計將能全天 24 小時提供 100 萬戶的民生用電。
- Oct 20 Thu 2016 06:00
美國也被下石油詛咒?
「石油詛咒」一詞──用以形容石油產量豐富之開發中國家,承受「黑金」所伴隨而來政治、經濟不穩定之龐大代價──現在亦適用於形容美國,因為這些「油州」及城市隨油價崩跌,導致稅收縮減、財政赤字、負信用評級、失業率攀升,甚至是經濟步入全面衰退。
- Oct 20 Thu 2016 05:34
日本名醫抗癌飲食八法
日本名醫濟陽高穗提出八大飲食法,讓罹癌患者在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也從「口」增強免疫力,積極抗癌。
癌症,已連續34年位居台灣第一大死因。它奪走了無數條性命,也讓許多家庭為之黯淡。光是去年,台灣就有4萬6829人,因癌症逝世。
- Oct 20 Thu 2016 05:27
過世後 你願意被做成 App 繼續陪朋友聊天嗎?
10 月 5 日是賈伯斯 5 周年忌日,如果有機會的話,其實真的想問他喜歡現在的 iPhone 7 嗎?
雖然人死不能復生,不過現有的科技技術革新了生死的概念,科技媒體 The Verge 近日用長文講述了一對創業好朋友的故事,來自俄羅斯的創業者 Kuyda 為了讓去世一年的朋友 Roman Mazurenoko 永生,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將後者做成了一個聊天 App。
- Oct 19 Wed 2016 14:58
馬來西亞的熱狗被要求改名
美聯社報導,熱狗很快就會從馬來西亞美式速食餐廳的菜單上消失,至少這個名字非換不可。
- Oct 19 Wed 2016 14:54
全球資金正以1987年來最快速度逃離日股
海外股票投資者正在放棄日本。
- Oct 19 Wed 2016 10:22
氣候變化或導致六分之一物種本世紀內滅絕
氣候變暖正在逐步威脅人類的生存條件,也威脅著地球上生活在陸地或海洋上的眾多物種。 氣候學家預測,至 2050 年,三分之二的北極熊可能因為北極冰雪融化而消失。至本世紀末( 2100 年),每六個物種中就會有一種滅絕,其中包括你可能不期望消失的物種。
- Oct 19 Wed 2016 09:36
驚人發現:宇宙2萬億星系 九成人類看不到
根據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宇宙至少包含20000億個星系,是人類過去所知道的20倍,其中九成是最強大的望遠鏡也看不到的。
- Oct 19 Wed 2016 08:53
盲人如何做夢?其夢境是什麼樣子?
做夢是人們在睡覺時會發生的正常現象,但有的人記得住夢境,有的人記不住。對於一般人而言,他們在回憶夢境時,可能會在腦海中浮現視覺上的景象,但對於平時看不到任何東西的盲人而言,他們在夢中看得到嗎?他們如何知道自己在做夢?他們的夢是什麼樣子?
- Oct 19 Wed 2016 05:56
基礎科學+跨領域專長 前途更好
很多家長有刻板印象,以為讀物理、化學、數學,不當老師或做研究,出路就受限,不鼓勵孩子讀基礎科學;因此即使在國際奧林匹亞賽奪牌的資優生,也會改選看似較有前途的電機、醫學系。
- Oct 19 Wed 2016 05:47
生氣、心煩意亂時千萬別運動
美聯社報導,一項大型的國際研究顯示,在生氣、心煩意亂或壓力龐大時做激烈運動,一小時之內心臟病發的風險可能是平時的三倍。
- Oct 19 Wed 2016 05:29
美國農民賺錢新招 收風機租金過活
美國中西部鄉間就如同許多國家的衰退農業地區,面臨人口流失,政府預算拮据,導致公共基礎建設都無法維持,這又進一步傷害農民收入,惡性循環之下,只能走向衰敗,然而一股能源熱流改變了局面,在美國積極發展風力發電下,能源熱錢注入這些破敗的鄉野,種風機成為農民們最新的賺錢作物,也成了這些窮困鄉野的救星。
- Oct 18 Tue 2016 15:23
如何做到心想事成 ?
「心想事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字成語,但它的可信度究竟高不高?或者應該問「要如何想」才能「如願以償」?曾針對「人類體能的真正極限」做過徹底分析,過去是日本田徑好手的 為末大,對此有一番獨到見解。
- Oct 18 Tue 2016 15:15
人類大腦潛能有多大
俗語說:「要多用腦」,來勉勵人勤奮思考。如果從生理學的角度思考這句話,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人腦是發揮了100%的自身功能,還是傳說的只有10%?
- Oct 18 Tue 2016 11:03
全世界首次出現「獨立太空國家」
聯合國將有新國家加入?一群由科學家、法律專家、哲學家及企業家所組成的團隊宣布,他們將在太空中打造一個全新的國家,如果計畫實現,這將是全世界首次出現的「獨立太空國家」。
- Oct 18 Tue 2016 09:56
研究發現:不渴還硬要喝水 增加中毒風險
很多人認為,一天一定要喝8杯水,水分補充才足夠、身體才會健康。不過澳洲一項研究卻發現,身體自有一套機制調節水分攝取,身體也會阻止攝取過多水分,避免發生水中毒,如果違逆這套機制,不管身體有沒有需求,硬要每天喝8杯水,反而會增加水中毒風險。
- Oct 18 Tue 2016 08:30
為何許多科學家熱愛耐力運動?
許多物理學家與太空人,以及 STEM 領域的專家,都擅長做各種耐力運動,如馬拉松、超級馬拉松、鐵人三項、自行車競賽等等,到底這些高強度的耐力運動與科學有何關聯,為何科學家參與類似競賽的比例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