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簡單易懂易行,為什麼卻很少人真正做到?原因是習慣的力量。

決定我們命運的不是知識、不是思維,而是習慣。盡管我們的腦子很明白,但我們操作時會不由自主地繼續用多年習慣的方式去做投資。

積習難改,正如巴菲特所說:“習慣的鎖鏈總是輕得難以察覺,等到後來察覺時卻已經重得難以掙斷。”別說是我們這些凡人,即使是巴菲特本人,非常聰明、非常堅韌、非常理性,改掉自己只買便宜貨的投資習慣,轉變為只買超級明星公司,就花了20多年。巴菲特的經驗表明,改變老習慣,形成新習慣,有三大困難:

第一,認識到必須改變老習慣就非常困難。

巴菲特嘲笑自己花了20年才認識改變投資習慣是多麼重要:“你必須要注意的是,你們的董事長我一直是一個能夠快速學習的傢伙,只用了20年時間,就認識到買入好公司是多麼的重要。在這20年間,我到處尋找‘便宜貨’——很不走運的是我確實找到了一些便宜貨。為此我受到的懲罰是得到一場教育,對於非健全的農場設備製造商、三流的百貨商店、以及新英格蘭地區的紡織廠的經濟狀況有了更好的理解。”

巴菲特(1989年)反思自己的錯誤是非常遲鈍,以至於用了25年才接受”只買好公司”的新習慣:

第二,改變習慣過程更是極其困難。

如果減過肥、戒過煙,你就會明白,改掉多年的老習慣是多麼困難,尤其是改變過去曾經讓你非常成功的老習慣。正如蒙格(巴菲特合夥人Charles Thomas Munger)所說:“巴菲特的投資思維確實有些輕微的阻塞,因為他在導師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投資模式下做了很多年投資,而且賺了很多錢。想要從這種非常成功的投資模式轉換到新的投資模式,實在是非常困難。”

巴菲特在1967年10月9日致股東的信中講了一個積習難改的故事:

伯納德·羅素(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有兩個來自於立陶宛的女孩住在他的莊園裡。羅素先生家裏每天一日三餐,餐桌上的食物非常豐富,兩個女孩吃都吃不完。可是,每天晚上,關燈睡覺之後,兩個女孩就會悄悄溜出房間,從鄰居家偷些蔬菜,藏在她們的房間裡。羅素爵士對兩個女孩解釋說,在她們國家立陶宛處於戰爭期間時,這種偷菜的行為是很合情合理的,但是,到了英國鄉村再這麼做,就不太合適了。兩個女孩點頭表示同意,卻繼續天天晚上出去偷菜。”

千萬不要以為,習慣可以一夜之間徹底改變,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慢慢來。巴菲特把自己的轉變歸功於蒙格的影響:“如同葛拉漢教導我挑選廉價股,蒙格不斷告誡我不要只買進便宜貨,這是他對我最大的影響,讓我擺脫了葛拉漢觀點的侷限,這就是蒙格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視野。”巴菲特表示自己很多看法是慢慢地轉向了蒙格的觀點:“我不斷進化,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

第三,成功改變習慣後有時也難免舊病復發。

即使巴菲特花了25年功夫,基本上改掉了偏愛便宜貨的舊習慣,並在後來養成了只買好公司的新習慣,而且行之多年,但是2012年82歲的巴菲特發現自己還是很難完全改掉老習慣,偶爾還是會犯下同樣的錯誤:“50多年前,蒙格就告訴我,以一般的價格買入一家非同一般的公司,遠遠好過於以非同一般的價格買入一家一般的公司。儘管他的這個觀點背後的邏輯很有說服力,我有時還會回到我尋找便宜貨的老習慣,這種收購企業尋找便宜貨的結果介於低得可以忍受和糟糕得無法忍受之間。幸運的是,我犯下錯誤往往是在收購小企業的時候。我們收購大企業的結果往往都相當不錯,少數幾筆大型收購的結果可以說非常不錯。”

改變多年的投資習慣非常困難,但非常值得。正是這個改變,讓巴菲特的投資成就遠遠超過葛拉漢,也遠遠超過葛拉漢其他所有學生。巴菲特說:“如果我只學習葛拉漢,就不會這麼富有。錯誤的壞習慣必須改,要麼習慣幹掉你,要麼你幹掉習慣,最終決定你命運的內在因素只有一個:習慣。”

 

原作者: 劉建位,China Universal Asset Management首席投資理財師

本文係根據劉建位先生原文修改

 

其他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成功者的33個好習慣

美前國務卿鮑爾將軍: 孩子需要秩序結構

裹屍布上沒有口袋--值得尊敬的慈善家

讓自信成為你的習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