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獨立永遠是人民的神聖權利……我,李光耀,以新加坡總理的名義,代表新加坡人民與政府,宣佈從196589起,在自由、正義、公平的原則下,新加坡將永遠是一個自主、獨立與民主的國家,在一個更公平、更合理的社會裡,誓將永遠為人民大眾謀求幸福和快樂。」

「李光耀」的圖片搜尋結果

據《國際金融報》報導,要不是音樂廣播中途暫停,196589這一天,跟新加坡其他星期一早晨根本就沒有兩樣。上午10點,廣播電台的流行歌曲突然中斷,廣播員莊嚴地讀出一份宣言,李光耀自此走入東南亞政治舞台中央。

隨後數十年,新加坡政通人和,經濟騰飛,李光耀漸成世界政治舞台明星,至1991年卸任總理之時,譽滿世界。爾後的內閣生涯,世界影響力不降反升,在他國領導人眼中,他是諍友;在媒體眼中,他是智者;在新加坡民眾心中,他是一座豐碑。2011年揮手告別政壇,著書、開專欄、評時勢。

如今,李光耀,一位耄耋長者,早已放下「往生」功與過,與兒孫共敘人倫之樂,一個微笑、一個頷首、隻言片語,皆成景語。對於死亡,他有清醒認識,「萬物有終結,我希望我的生命能結束得盡量迅速且沒有痛苦。」

「對新加坡來說,196589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日子。」《風雨獨立路——李光耀回憶錄》中,李光耀如是說。

當日,就在廣播電台宣讀李光耀的宣言之時,在新加坡以北250英里的吉隆坡,馬來西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正在向馬來西亞國會解釋:「我們最終發現,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對新加坡政府或新加坡領袖採取鎮壓措施;二、同不再效忠中央政府的新加坡州政府斷絕關係。我們現在採取的是第二條路。」

馬來西亞國會裡一片死寂。經發言、商討,到四點半,馬來西亞完成了憲法所規定的程序: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西亞。

新加坡是個小島,退潮時,面積只有214平方英里。與馬來亞只隔著柔佛海峽,由新柔長堤連接起來。兩地向來是由英國當作一個地區統治的。新加坡是英帝國的行政和商業中心。李光耀回憶當時的處境:「隨著新馬分家,它變成了一個沒有軀體的心臟。」

李光耀對當時新加坡的定位是:新加坡是馬來海洋中的一個華人島嶼。在我們的200萬人口當中,75%是華人,在居住著1億多馬來印尼穆斯林的3萬個島嶼的群島裡,200萬華族人口簡直微不足道。就連我們的飲用水也來自柔佛州,在這樣一個敵對的環境裡,該怎麼生存下去?

忐忑中,李光耀闖進了東南亞政治舞台,為此,他準備了15年。

李光耀的政治生涯就是從反殖民統治開始的。在劍橋大學的求學經歷對李光耀的政治思想形成有巨大影響,常常參加社會調查和政治活動,結識了一批馬來亞(馬來西亞獨立前的稱呼)留學生,並參加了「馬來亞論壇」,該論壇主要是討論馬來亞的現狀和前途,論壇成員共同的目標都是爭取馬來亞從英國殖民主義者手中解救出來或獨立。

19508月,李光耀從英國回到新加坡,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由於業務精湛,李光耀的律所廣受歡迎,越來越多的人來請他們打官司。1952年,馬來亞郵電工人大罷工,李光耀被聘請為郵電工會的法律顧問,和一些工會代表一起與英國殖民當局談判。由於李光耀的出謀劃策,最終達成了有利於工人和工會的協議。李光耀因此聲名遠播,成了100多個工會的法律顧問,為他贏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後來,他又聲援了新加坡學生的反殖民運動。當時,學生們創辦了鼓吹獨立的報刊,英國殖民當局認為這一行為違法,公開對學生進行審判。李光耀為學生辯護並取得勝利,這再次令李光耀聲名大噪。

律師的工作以及對工人和學生運動的支持,為李光耀積累了一定的政治資本。19541121,李光耀與左派學生及工會領袖成立了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任秘書長,自此步入政壇。成立當天,李光耀宣讀了黨綱,第一條就是結束殖民統治,建立一個包括新馬兩地的獨立國家。

1958年,英國殖民當局核准《新加坡自治方案》,同意新加坡通過1959年大選從半自治狀態變為全自治,但英方保留新加坡的國防、外交、修憲和頒布《緊急狀態法令》大權。1959年,李光耀受新加坡總督威廉古德邀請擔任新加坡總理。此後,李光耀一直希望與馬來亞合併成立「馬來西亞」。在他40歲生日那天,新加坡與馬來亞終於合併成為馬來西亞聯邦。

然而,合併沒有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帶來光明的前景。1964年,新加坡發生種族騷亂,李光耀指責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試圖推行「種族沙文主義」,使馬來人在聯邦內享有特殊的高等待遇,並在幕後煽動在新加坡的馬來人反對新加坡自治邦政府。當年9月,第二次種族騷亂再次爆發,造成120人死亡、109人受傷。1965年,以李光耀為代表的人民行動黨同馬來西亞的所有反對黨聯合成立了「馬來西亞團結總機構」,並發起「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運動」反對中央政府的種族歧視政策。人民行動黨在馬來半島越來越活躍,馬來西亞當局擔心人民行動黨會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政黨,將主宰整個馬來西亞,把馬來半島變成華人的天下,於是他們決定把新加坡逐出馬來西亞。

於是, 196589 ,新加坡宣告脫離馬來西亞成立一個獨立的共和國。當宣佈此事時,李光耀淚流滿面。「一生中,他只哭過兩次,一次是他的母親去世,另外就是這次的新馬分家之時」。

李光耀奉行「躲避無用」。被迫從馬來西亞脫離出來的新加坡該何去何從?李光耀同樣選擇直面,在其執政新加坡的31年間,締造了「新加坡模式」。所謂「新加坡模式」,是指新加坡建國後幾十年裡建立起了一個政治民主、政府清廉、社會文明、經濟繁榮、人民幸福和諧、環境優美國度的治國方略和模式。

貧窮落後的現實迫使時任總理李光耀把吸引外資作為發展經濟的核心策略。在初創的1965-1973年之間,新加坡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以補貼的方式加大了對外資的吸引力度,重點發展轉口貿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外來直接投資的不斷增長,推動了經濟發展,創造了就業機會;大力興建政府組屋,不僅實現了「居者有其屋」,而且有力地拉動了國內消費市場,既使人民安居樂業,又有助於國家資本——中央公積金的擴大積累,形成了特有的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模式。20年的時間,新加坡一躍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且至今保持著東南亞地區經濟「領頭羊」的地位。

去年,在參加東盟博覽會期間,《國際金融報》記者與幾位新加坡人共事。在一次回酒店的車程中,一位北京來的記者突然問:「現在新加坡由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當政,這種同一家族裡的人接連執掌政壇,你們新加坡人沒有覺得不妥嗎?

記得當時一位年輕的新加坡人是這樣說的:「新加坡有健全的法制,政府的廉潔性很高,不需要論是不是父子關係,而是有沒有能力的問題,如果沒有能力,他自然會下台。」

法制,是李光耀執政經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李光耀強調「法律綱紀提供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基本架構」,法律需要顯示寬容、體諒人性、尊重權利,但不能不對權利加以限制,否則將會導致一個有組織的社會走向鬆懈甚至完結。

不過,對於新加坡的政治民主,各界有爭議。不少人認為,新加坡所奉行的權威主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還有些曾被李光耀的「嚴法苛政」損傷過的人期待歷史作出「公正評判」,指望新加坡會在李光耀身後發生民主化的嬗變。

李光耀對於外界質疑新加坡民主的回應則是:人民一旦選出自己的領導人,就要接受他們制訂的紀律,並能為實現已達成共識的目標作出犧牲,而所有重要議題都必須由競選者公開擺在人民面前,無論誰被選來代表人民都必須忠實辦理人民委託的事項——「這才是民主的真諦」。

這樣的爭議可能在未來幾十年還會持續。但是至少從近幾十年來看,不可磨滅的事實則是,「新加坡則從第三世界國家一躍成為第一世界的強國」,這個國家沒有人隨地吐痰,擁有潔淨的空氣、優美的環境,人民享有很好的福利,老百姓至少看上去生活得很幸福。

對於李光耀所締造的「新加坡模式」,偶有爭議;對於李光耀是非功過,也是各有所見。然而,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新加坡模式」多年來始終是不少國家學習和借鑒的經驗。

儘管經濟實力不俗,但是新加坡始終是一個城市型小國,為維護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必須積極遊走於各方之間,主動「平衡大國」。李光耀的外交極熱衷於三件事:促進東盟一體化,打造可依托的地區聯盟;發展與美國的准同盟夥伴關係,引入最可靠的安全保障;推動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加強聯繫,支持中國融入世界。

以小博大,這成了李光耀外交戰略思想的一條重要指導原則。李光耀曾經說過,在一個地區,要是有兩個以上大國的競爭,小國就有了合縱連橫的空間。李光耀以奉行平衡外交著稱。首先是借鑒不結盟思想,與美國保持友好關係,但不建立正式盟國關係。其次,採取類似於瑞士那樣的中立政策,多交友,少樹敵,盡量在對立雙方不選邊站。再次,不選邊並不意味著不發聲,而是選准議題、找準時機,闡述自己的看法和立場,彰顯新加坡的存在和影響。

對外關係方面,新加坡雖然是個小國,但在李光耀的領導下,新加坡在東盟內部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加坡在東盟發展過程中角色很難定位,正如李光耀所說,一方面東盟發展,尤其是經濟一體化過程中需要一個引路者,這個引路者事實上只有新加坡才有資格擔任,然而新加坡又不得不避嫌,把領導者讓給經濟潛力最大的印尼。但新加坡在長期處理與東盟關係的過程中摸索出了一套既能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又不會得罪其他地區大國的方法。而且新加坡在長期與東盟互動過程中也漸漸明確了其合理的地區身份,其在東盟發展過程中事實起到了一個低調領導者的作用。尤其是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憑著其傑出的外交才能和新加坡在東盟中的突出經濟地位贏得了東盟「前敵總指揮」的稱號。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稱李光耀是「世界級領導人」,其智慧和判斷力無人能及,「他不僅僅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卓越領導人,還以其強大的戰略洞察力被公認為一位思想家」。

鉅亨網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