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過無數出身貧困,努力向上成功翻身的故事。貧富差距可以是驅策人向上的動力,但是如果貧富差距大到一個令人覺得無望的程度,會不會讓人寧願乾脆放棄?

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是個對社會學頗有涉獵的經濟學家。他認為,社群中最優渥的成員,會建立其他人追隨的標準;沒那麼富裕的人,則會試圖模仿富者,並以「炫耀消費」或「炫耀閒暇」來突顯自身的價值。

在范伯倫的時代,休閒是地位的象徵;但在今天,工作才是時尚。窩在家裡代表的不是成功,而是無用。設計強大的電腦程式碼、處理複雜的金融問題,現在都會讓人擁有社會地位,薪資也非常高。長期下來,努力工作成了很酷的事。在美國,擁有大學學位的人,常常每周工作超過50小時的比例,從1979年的24%升至2006年的28%,高中輟學生工作超過50小時的比例則呈現下滑。教育程度高的人,休閒的時間變得比50年前更少了。

這表示,當社會上層的人生活愈來愈好,下層的人也會想努力工作、好模仿他們。有項研究確實發現了「范伯倫效效應」,亦即在貧富差異加大之際,窮人的工時會隨之增加。

不過,兩位蒙那許商學院的經濟學家在新發表的論文中指出,趨勢可能已經開始改變。他們研究了澳洲六州及二塊領地的近期勞動資料,發現結果剛好相反;收入不均程度上升時,澳洲人會減少工時。衡量經濟不均的吉尼係數每上升1%,工時就會減少0.2%

他們對此結果的解釋並不是非常具啟發性(事實上,這份論文總體來說寫得並不好);不過,可能的解釋之一即為「酸葡萄」因素:收入差距實在太大,讓人完全無意工作,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為有錢人。他們寧可坐在陽台放鬆一整天,也不願意去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