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171國的領袖與代表4/22日在世界地球日當天齊聚紐約聯合國總部,簽署去年底在法國通過的「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出席簽署國家之多打破1982年「海洋法公約」簽署首日的119國紀錄。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開幕式上欣慰表示:「我們正在締造歷史」;同時指出:「我們在和時間賽跑」,因為氣候暖化、冰山流失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頻頻破紀錄。
應邀致詞的奧斯卡新科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則說:「全世界都在看,後代對各位是褒是貶取決於能否履行承諾。我們今天可以大肆慶祝,如果回國後沒有行動落實,一切都白搭。」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兩百個締約方去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峰會中,就氣候變化及減碳等議題達成共識,一致通過「巴黎協議」,這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只有一份正本,內文以聯合國六種官方語文呈現。巴黎氣候峰會東道主法國是第一個簽署的國家,之後各國依國名英文字母順序簽署。各國簽署「巴黎協定」是生效的第一步,之後必須獲得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占全球55%的55個締約方批准,始可在30天後生效。
碳排放量合計占全球總量近四成的美國與中國,今年三月發表「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將於4/22日簽署「巴黎協定」。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將在九月杭州G20峰會前使其生效。法國總統歐蘭德表示,將建請國會在今夏批准。
然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史德曼說:「即使各國全力落實巴黎協定,也很難達到不超過攝氏兩度的目標。」史德曼與同事在美國氣候模擬組織「氣候互動」所做分析顯示,按照各國目前承諾的減排量,地球將升溫攝氏三點五度。歐盟智庫組成的「氣候行動追蹤」則預測氣溫將上升攝氏2.7度。
巴黎氣候協定的涵蓋範圍比之前的所有氣候協定都還廣泛,且適用於所有簽署國。為達目標,各國須在發電、車輛燃料與營運工廠方面進行大幅變革,朝以再生能源取代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的方向邁進。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估計,同意簽署協定的國家未來25年將支出12.1兆美元。
全球兩大排碳國中國與美國都制定遠大的減排目標。中國希望讓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30年達到高峰,美國承諾2025年前將排放量較2005年的水平削減至少26%。
然而巴黎氣候協定之後將面臨嚴峻考驗。各國國會須在明年4月21日期限前批准巴黎協定,而美國的批准將不可或缺。美國總統歐巴馬預料將以行政協定的方式通過,但若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成功進入白宮,可能撤回協定,使這項協定添變數。
長期挑戰而言,科學家估計,即使各國都達成目標,全球氣溫未來幾十年仍將繼續上升。今年第1季全球均溫以史上最大差距打破高溫紀錄,大量北極與格陵蘭的冰帽融解。
路透專欄作家哈姆林指出,全球元首於「世界地球日」當天正式簽署「巴黎氣候協定」,但卻遺漏了一項關鍵因素:水資源。由於全球汙染最高的產業正是最需要用水的產業,因此要使這些產業減少排碳量,須具備更佳的用水規範。
發電廠一年約用掉全球15%的淡水。聯合國估計,到2035年時,全球用電量將比現在增加70%,發電業的淡水使用量也將增加20%。
燃煤及天然氣電廠的用水密集度超高,而中國、印度及美國等燃煤及天然氣使用大國都已面臨嚴重水荒。全球燃煤發電廠一年約使用190億立方公尺的淡水,足夠供應10億人生活所需。綠色和平組織指出,44%的燃煤電廠都位於用水緊張的區域。再生能源用水效率較高。太陽能1度電所需水量只有燃煤電力的10%,風力電場用水更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