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發表首份預測好天氣的研究,指出受到全球暖化持續惡化影響,本世紀末,全球每年享有溫和天氣的平均天數將減少十天。
這份歷來首見的好天氣研究刊登於氣候變遷期刊上,結果顯示,過去30年來,全球一年平均擁有74天溫和天氣,但到了2035年,將縮減至70天,到本世紀最後20年將再減至64天。溫和天氣的定義為氣溫介於攝氏18度至30度間、濕度低,且達到無雨的水準。所謂溫和天氣是指不冷、不熱、不潮溼,可外出野餐、舉行室外婚禮的日子。
過去30年,全球每年平均享有74天溫和天氣,約占全年的20%。根據報告,2035年時,全球每年溫和天氣的平均天數將減少4天,也就是變成70天,到了本世紀最後20年,將再縮減成為64天。
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與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是以中程的全球暖化預測為基礎與建立模型,最後得出2100年時,溫和天數將減少10天的結果。
不過上述變化取決於居住地點和時節。舉例來說,本世紀末前,美國夏季將少掉九天的溫和天氣,但在冬、春和秋季也將多出幾天的溫和天氣。這項報告預測,華盛頓、芝加哥、紐約和達拉斯夏季所少掉的好天氣將多達兩周,但有些地區好天氣的天數則會增加。
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將是熱帶地區、非洲絕大部分地區、南美洲東部、南亞和北澳,其中里約熱內盧將一口氣少掉40天溫和天氣,而邁阿密夏季少有的溫和天氣將化為烏有,而且春秋兩季累積近一個月的好天氣,在2100年前都將消失不見。
NOAA氣候科學家Sarah Kapnick說:「上述變化在開發中國家更為劇烈,因為這些地區
根據研究,全球暖化還產生了最大贏家與最大輸家的結果。
最大的贏家是加拿大、美國的大部分地區、北歐、中國與俄羅斯的部分地區、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地區、澳洲的塔斯馬尼亞,以及紐西蘭。這是因「部分的這些地區,雖然在愈來愈炎熱與潮濕的夏季,溫和天氣的日子變少,但因冬季變暖,過渡季節(春秋兩季)變長,秋冬春三季溫和天氣的日子大為增加」。
最大的輸家是非洲、亞洲、拉丁美洲,這些地區溫和天的日子被奪走最多,有些地區每年減少15 - 50天到之多。夏天少了溫和天氣中斷來襲的熱浪,可能對公共衛生造成嚴重影響。
在研究人員挑選的40個代表城市中,最大的城市輸家是秘魯首都利馬,現今該市的溫和天數每年約326天,但可能被奪走114天之多;孟加拉首都達卡現有溫和天171天,未來將減57天; 印度孟買現有溫和天82天,未來將減44天,少了一半有餘。
最大城市贏家是英國倫敦,現今每年有69個溫和天,未來將增24天,其次是荷蘭阿姆斯特丹、智利蒙特港與澳洲墨爾本,各增加19天,再來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增加18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