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Google 工作或許是不少人的夢幻首選,然而對在裡面工作的約聘人員來說,他們是 Google 員工制度下最底層的一群隱形勞力。
歡迎來到 Google
來到 Google 位於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總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可愛的 Android 巨型公仔,有閃電泡芙、甜甜圈、薑餅、蜂窩、冰淇淋三明治、棉花糖。緊接著,你會看到在建築物外鮮豔的 Google 腳踏車,讓你暢遊整個園區的健身房、自助洗衣店、照相亭等。此外,Google 辦公室還有滿坑滿谷的零食和免費食物,這些都是讓 Google 在全球最受歡迎公司排行榜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
在 Google 工作,但不屬於 Google
然而,對在 Google 工作的 TVCs 來說,他們在受人欣羨的環境裡工作,但他們卻不屬於這裡。
誰是 TVCs?
所謂的 TVCs,指的就是除正職員工外的約聘人員、臨時工和供應商(contractors, temps, and vendors),他們在 Google 的人數幾乎跟正職員工相當,且從上到下都可以碰到他們。無論是餐廳工作的廚師、在資安部門抓蟲的工程師、在行銷團隊推廣新產品的人員、負責 YouTube 影片內容的審查員等,TVCs 無所不在。
人數直逼正職員工
根據《衛報》掌握的內部情報,大約 17 萬名 Google 員工中,有 49.95% 是 TVCs,50.05% 是全職員工。
▲ Google 內部分辨約聘員工和全職員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他們的識別證是紅色還是白色。紅色的就是約聘員工,白色的則是全職員工。
內部教戰守則外洩:不准送 Google 衣服
Google 內部還有一份名為《The ABCs of TVCs》文件,警告全職員工與 TVCs 互動時要多注意。舉例來說,獎勵表現優秀的 TVCs 時,不要送來自 Google 商店的衣服等產品,因為這些東西視為個人應納稅收入,TVCs 有可能需要報稅進而引起稅法疑慮。如果真的要感謝 TVCs,Google 建議或許寫張感謝函、在他們的雇主前多說好話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不准參加全體會議
另外,Google 也要求全職員工不要邀請 TVCs 參與有可能分享商業機密策略或專利資訊的場合、全體會議、團隊外出活動或是每週五的 TGIF 例會。因 TGIF 例會時,全職員工可對經營高層提問。
全職掛白色,非全職掛紅色
根據兩名 Google 現任全職員工提供的資訊,每次開全體會議時,外頭都會有警衛嚴格看守,只放身上掛白色識別證的全職員工進入會議室,掛紅色識別證的 TVCs 會被擋在門外。有趣的地方在,警衛的識別證也是不准進入的紅色,因為他們也是 TVCs 的一員。
履歷可以提,但要註明非全職
除了不能參加全體會議,TVCs 也不能參加和自己工作不相關的培訓課程,也不能用「Gcard」支付旅行開支,或是在自己的 LinkedIn 和履歷寫自己在 Google 工作,但卻沒提自己是約聘身分。
Google:我不是雇主
Google 內部文件寫到,他們之所以嚴格施行這些規定,是為了避免 TVCs 對公司造成三大風險:違反 Google 針對歧視和性騷擾等議題制定的「行為準則」、破壞安全和隱私,以及造成「共同聘僱」風險,因為 Google 不想被視為和承包公司一起聘僱 TVCs,藉此避免身為雇主的義務。
「在法律上把人當垃圾」
《衛報》爆出 Google 內部 TVCs 的待遇後,一名 Google 軟體工程師接受《衛報》採訪時說,公司內林林總總的規定,都是為了省錢和合理化自己僱用這麼多 TVCs。他說:「如果某人告 Google,他們想指著這份文件然後說:『嘿你看一下,全職和 TVCs 有很大的不同喔,看到了嗎?』我們在法律上明確地把人當垃圾。」
在公司永遠低人一等
《彭博社》則形容 TVCs 在 Google 永遠低人一等,雖然他們或許可以吃免費食物和使用特定設施,但諸如健保、病假申請等,還是只能受他們名義上的雇主擺佈。
完全就像種姓制度
一名在 Google 負責全球商業策略的約聘人員表示:「這完全就是種姓制度。」並且,公司裡還瀰漫一種「如果你夠好,為什麼你不是正職?你一定是哪裡不夠好才只是約聘」的氛圍。
夢想可以轉正職
對許多 TVCs 來說,他們或許懷抱著可以轉正職的夢想。
現在是 YouTube 全職員工的帕克(Stephanie Parker)進入 Google 之前,有在科技產業待過的經驗和兩個史丹佛大學學位,但一開始 Google 人資連絡她時,是想提供她人資團隊的暫時職缺,而帕克對人資這個領域完全陌生。
帕克回憶,當時 Google 給她的印象是,她應該要感謝眼前的機會,「不要期待、要求更多,或是站出來說話」。帕克表示,Google 這種態度讓 TVCs 不敢表達對職場的意見。
最後都必須離開
曾擔任 Google 約聘律師的麗芙妮(Ephrat Livni)表示,約聘人員的合約上限是兩年。通常快滿兩年時,樂觀的人就會和經理討論轉正職,悲觀的人則會開始找新工作,「無論如何,他們的下場都一樣,所有人都必須離開」。
對全職員工也不好
麗芙妮表示,這樣的職場環境不僅對約聘人員不友善,某種程度也對全職員工帶來負面影響。舉例來說,有同理心的全職員工可能會對自己享有的特殊待遇深感罪惡,而沒有同理心的全職員工會「從混蛋變成小暴君」。
大小眼太嚴重 寫信給 CEO
12月5日,受不了 Google 內部不平等的 TVCs 寫了一封公開信給 Google CEO 皮蔡(Sundar Pichai),指控 Google 對待他們和全職員工間大小眼的情況非常嚴重,像當2018年4月 YouTube 部門發生槍擊案時,全職員工都收到即時安全通知,但 TVCs 卻沒有。
TVCs 值得更好的待遇
此外,TVCs 也寫到在 Google 利潤創新高的現在,他們應該值得更高的薪水還有與全職員工差不多的福利,像是高品質的健保、特休假、給薪病假和紅利等:「將 TVCs 排除於重要的溝通和平等待遇之外,是制度性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和歧視系統的一部分。」
「TVCs 中有不少人來自被邊緣化的社群,他們被認為不值得受到補償、機會、工作保護和尊重。」
把約聘當成可拋式人力
除了 Google,諸如 Facebook、蘋果等矽谷科技公司也十分依賴約聘人員從事核心工作,他們把約聘人員當成可拋棄式人力,一旦達到短期商業目標後就能靈活地改變編制。
微軟的前車之鑑
2000年,微軟就遭「長期臨時工」(permatemps)反噬,他們因為不友善的工作環境集體控訴微軟,最後以9,700萬美元(約台幣 30 億元)與微軟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