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藉由說話來與別人溝通,而在說話時,當個好的傾聽者不但能充分了解對方的語意,也能讓對方感受你的誠意。那麼,如何做個好的傾聽者呢?有專家談到了她的看法。

英國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人類與行為科學教授肖特(Fay Short)在The Conversation網站撰文說,當個好的傾聽者意味著要有同理心,但同理心是最常被誤解的聆聽技巧。

肖特寫道,同理心是當我們試圖從對方的角度了解這個世界時,我們有什麼感受。有關同理心最常見的誤解就是,你必須經歷過別人所經歷的才能了解他們

光是經歷過他人的相同經驗尚不足以了解他們。兩個人可能面對相同的挑戰或困境,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回應。你的體驗是獨特的,即便別人與你有相同經歷,他們也不知道你有何感受。要了解別人有何感受的唯一方法就是傾聽對方,而不要假設他們處於和你相同的情況下會有什麼感受。

你對這個世界的獨特看法

肖特說,想像每個嬰兒出生時都帶著鑲嵌著一片玻璃的木框。當他們看這個世界時,他們都通過這片玻璃去看。

當他們拿到這片玻璃時,它並非完全透明的。它有點彎曲和變色,這就是他們的基因和生物學上的印記。這意味著每個人都透過不同的玻璃看這個世界,而且這塊玻璃會隨著生活經驗的增加而出現越來越多的印記。無論好與壞,生活中的經驗都會改變這塊玻璃。

人們看到的並非真實存在的世界。相反地,人們是透過由自身的生物學印記和生活經驗創造的濾鏡看待這個世界。

什麼是參考系?

肖特指出,顧問經常提到,要透過客戶的參考系(frame of reference)看待事情。你的木框中的玻璃就是你的參考系。

為了當一個好的傾聽者,你必須站在說話者的立場,並嘗試透過他們的玻璃來看待這個世界。

不要說:「我對你的玻璃有刮痕感到遺憾。」這是同情心,雖然同情心本身不是壞事,但對傾聽沒有幫助。

同情心代表你為別人感到難過,你想減少他們的苦難。這是仁慈之心,但不意味著你了解他們的需要、感覺和經驗。你在完全不傾聽別人的情況下也可能為他們感到難過。

也不要嘗試清理別人的玻璃或修補玻璃上的刮痕。這麼做可能可以幫助他們看得清楚一點,但可能會讓他們的生活經驗消失或改變。這些玻璃上的印記可是他們在長期生活中累積的,沒有人有權利奪走它們。

此外,也不要忽略這些玻璃上的印記。你可以詢問他們玻璃上的刮痕是怎麼來的,接著傾聽他們的答案,但不要趁機把你自己的刮痕告訴他們。這一點可能很難,因為人們總是喜好談論自己。因此,要盡量抑制自己的這種念頭,並專注在對方身上。

肖特說,運用同理心來了解他人意味著你的傾聽技巧也能幫助他們了解自己。了解是掌管自己的問題並找到答案的第一步。

當你試著透過別人的玻璃來看這個世界時,你會發現,你比較不會誤解和驟下斷言,比較可能在更深的層面與對方發生關連。

你會知道你何時藉由傾聽與別人建立了密切關係,因為你會開始真正地想傾聽和了解對方。你不會再用自己的想法來打斷對方。你也不會再以自己的興趣或看法試圖左右對方的談話。你身邊的事情或內心的聲音再也無法讓你分神。

這樣,你會沉浸在說話者所分享的世界中。這就是如何成為好的傾聽者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