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改善教育品質,是許多政策問題的合理解答;但評估教師素質的好壞並不是那麼容易。小學生的成績或考試分數不只反映教導的水準,還反映其他各方面的影響。良好的教導,也不見得一定會讓學生擁有更好的生活。哈佛大學的Raj Chetty和佛John Fredman,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的Jonah Rockoff,在最新發表的兩篇論文中,憑藉統計魔法證明了教學的價值:他們發現,好老師其實非常有價值。

學校常以「加值」的概念來衡量教師的教學品質,也就是衡量教師對小學生測驗分數所帶來的影響。至於這種方式是否合理,研究的結果卻呈現分歧。批評者指出,擁有特定背景的學生,通常會較有機會遇到比較好的老師;因此,加值表現佳的老師,或許只是因為學生比較好。

三位研究者利用美國某個都會校區的資料,解決了上述的問題。研究資料涵蓋時間長達20年、學生人數超過250萬名,內容包括教師指派,以及學生三至八年級的測驗分數。研究者利用海量資料進行分析,在調整人口組成以及先前分數(接受教師指導前的測驗分數)之後,計算出每位教師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他們認為,先前分數可以反映出學生受到的其他外部影響。此外,研究者控制了「漂移」現象──亦即愈接近現下的測驗分數愈能反映教師的效用。最後,他們為樣本中的每位教師訂出加值分數。

研究者的下一步,就是去除偏誤,因為教師能拿到好分數,可能是因為學生本來就比較優秀。研究者利用所得稅紀錄證明了學生家長的收入等特質,通常無法用來預測教師的表現。他們也利用學校年度教師平均品質的變化進行驗證,例如,當某學校四年級教師的平均素質下滑,四年級學生的表現亦如預期地呈現下滑。

確認教師品質衡量的結果不存在有偏誤之後,研究者從研究資料中歸納出驚人的結論。例如,他們發現,校內教師品質的差異,比各校間的教師品質差異來得大;換句話說,最好的老師通常不會集中於幾間特定學校。

但是,平均來說,比較好的學生會愈到稍微好些的教師;研究者表示,這可能是因為學校會讓比較好的學生修習更高階的課程,但也不願就此妄下斷言。無論原因為何,由好教師教導表現較好的學生,自然會擴大學習成就的差異;研究者認為,讓最好的教師教導最糟的學生,有助縮小學校系統內的成就差異。

另外,從研究者的第二份論文來看,這樣的改變對於受益的學生來說,應該可以帶來相當可觀的利益。研究者將教師品質與學生成年後的財富相比較,結果發現,受教於好教師的學生,就讀大學、就讀好大學、以及獲得高收入的機會都較高。此外,好教師似乎還可以減低青少年懷孕率,並提升退休金計畫的參與程度。教師對女孩的影響高於男孩,英語教師則會比數學教師,產生更長遠的影響。

研究者表示,如果將加值分數位於低端的教師,換成達到平均水準的教師,可以讓班級學生的生涯總收入增加140萬美元。該名教師所教導的每個班級,都能達到這樣的升幅。

由此觀之,為了讓教師接受評估、讓薪資與績效連結,以調升薪資作為交換條件可謂十分划算。但是為了留下好教師而設立績效紅利則沒那麼合理。由於教了3年書的教師中,91%會留下來教第4年,多數紅利開銷形同浪費。只要校方能解決教師工會的嚴格解雇限制,換掉表現不佳的教師,這種做法不僅成本較低,效果也更好。雖然做起來雖然不簡單,但找到好教師,由他們教導表現較差的學生,應該可以帶來非常多好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