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沒有什麼藥物能夠治癒阿茲海默症,也沒有什麼食物可以阻斷的阿茲海默症的發展,但有證據表明,營養缺乏會增加患病風險。一些研究發現,某些補充劑和飲食改變可以降低痴呆症或其它類型的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
目前分類:健康新知 (1063)
- Jul 17 Mon 2023 14:24
防失智飲食重點公開!補充這些營養素遠離痴呆症
- Jul 16 Sun 2023 18:02
忽視帕金森病9個早期跡象 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期
帕金森病是一種影響運動的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由負責控制肌肉的大腦區域中神經元的損傷或死亡引起。不過,當疾病被確診時,往往發現一些徵兆在多年前就已經出現。為了不錯過最佳預防和治療期,了解這種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早期跡象至關重要。
- Jul 16 Sun 2023 17:29
世衛組織: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世界衛生組織週五(7月14日)正式宣布,將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列為「可能致癌物」。
- Jul 14 Fri 2023 10:53
你吃的食物,影響你與「憂鬱症」的距離?
與親友一起享受美食,不僅增進社交連結也能感受到情感的支持和溫暖,但有些食物只能帶來短暫的幸福感,有些不健康的食物長期攝取,甚至導致身體發炎而使憂鬱症的風險增高。因此避免總是單獨用餐,並適當選擇飲食內容,才能與憂鬱症保持最遙遠的距離。
- Jul 08 Sat 2023 21:57
日本名醫親授 如何讓腸內益菌增殖
編者按:史上第一位不開腹切除大腸息肉先鋒,受到美日名人、政治家和企業家寄予絕對信賴的「傳說中的外科醫師」,他所自創的「新谷飲食健康法」,暢銷近20年,深受世人推崇。新谷醫師根據長年在臨床現場的所見所聞,整理出一套真正有效的「不生病生活」,有些與一般大眾已知的「飲食常識」或「健康法常識」背道而馳,但都是經過他本人親身驗證,且有不少病人實踐有效,能使眾人獲得長壽幸福人生的正確飲食健康法。
- Jul 08 Sat 2023 21:48
芒果原來也是藥!抗癌護心臟 吃時須留意3點
芒果(Mangifera indica)歷史悠久,於5000多年前種植於印度的喜馬拉雅山麓,它的葉子、樹皮、果肉、果皮、根部和花朵等所有部分,都具有藥用潛力,因其無數的治療功效而被當地醫學所珍視。世界上有300多個芒果品種。
- Jul 08 Sat 2023 21:28
感覺到身後有幻影?這或是帕金森症早期跡象
我們都曾在某個時候感到有人潛伏在身後。但科學家發現,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是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的早期徵兆。這種感覺稱為「存在幻覺」(presence hallucination),通常在帕金森症患者中被低估,但可能在疾病發作的極早期就已出現。研究表明,應該更加認真地對待存在幻覺這種現象。
- Jul 08 Sat 2023 21:22
針對BMI局限性及缺陷 美國醫學會發布新建議
6月,美國醫學會(AMA)通過了一項關於使用體重指數(BMI)的新政策,該指數自1972年以來一直在臨床中廣泛使用。美國醫學會建議,未來醫生還應考慮諸如儲存在腹腔和內臟周圍的脂肪、使用臀圍和身高的身體肥胖指數、以及遺傳、代謝、以及脂肪-骨骼-肌肉比利等因素。
- Jul 02 Sun 2023 18:11
天氣熱容易脹氣? 營養學家教你一招緩解
造成腸胃脹氣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飲食習慣和食物的種類。但也許你不知道,天氣也是個影響因素,像在夏季的炎熱天氣下,人們就比較容易脹氣。至於如何緩解脹氣問題,有專家提供了簡單的一招。
- Jun 23 Fri 2023 17:57
歐洲禁止、美國允許使用的這種食品添加劑安全嗎
2022年夏季,至少有兩起消費者針對水果糖果(Skittles)的製造商的訴訟,狀告該產品中存在毒素成分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二氧化鈦也被稱為E171,6年前,水果糖果的製造商瑪氏(Mars)公司曾承諾逐步淘汰這種有毒物質。
- Jun 23 Fri 2023 17:48
你躺多久能入睡? 專家:這會透露健康情況
每個人的睡眠需求和習慣都不盡相同,上床多久能入睡的時間也不一樣。有人一躺下就呼呼大睡,但有人卻要等一兩個小時才能睡著。儘管躺多久才能入睡的時間沒有一定的標準,但專家表示,太快和太慢睡著都意味著健康可能出現問題。
- Jun 12 Mon 2023 11:48
能量飲料常見成分「牛磺酸」 動物研究顯示能延年益壽
牛磺酸是能量飲料常見成分。據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動物補充牛磺酸可減緩老化,生活更健康。因此他們呼籲針對牛磺酸進行重大臨床試驗,觀察是否對人類有同樣效果。
- Jun 12 Mon 2023 11:25
腸道中存在神奇菌群 養好它可抗癌、護心血管
不少令人驚歎的研究揭示了我們腸道微生物菌群的神奇特質,比如它們有控制癌症和心臟等致命疾病的能力。
占我們免疫系統大約70%的是細菌、病毒和真菌,它們已成為許多科學家關注的重點,或許會成為未來許多書籍探討的最新主題。越來越多的研究都表明,由抗生素、草甘膦、糖和壓力引起的腸道損傷可得到逆轉,我們的腸道微生物菌群也可得到恢復。二十年來一波又一波湧現的新發現激發出一個全新概念:如果你養護好腸道中的益生菌,則它們可為你預防甚至抗擊各種不同類型及程度的疾病。
- Jun 12 Mon 2023 11:12
專家:睡覺時兩腿夾枕頭 對健康好處多多
人生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覺,所以睡覺是一件重要的事。而如何睡得好、睡得健康,顯然也很重要。有專家表示,如果人們能善用睡覺時使用的枕頭,可以給健康帶來多種好處。
- Jun 12 Mon 2023 11:09
為何有人能活100歲? 研究:與腸道菌群有關
同樣是吃五穀雜糧,有人能活到100歲,成為健康長壽的人瑞,有人就只能活幾十歲,甚至疾病纏身,花了大筆醫藥費。為了探究其原因,丹麥哥本哈根大學(Copenhagen University)針對一向以長壽聞名於世的日本人進行了研究,希望能揭開長壽的祕密。
- Jun 02 Fri 2023 15:02
研究發現脂肪肝源於腸道菌!滅菌需戒2種飲食
脂肪肝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健康流行病,它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因,其它癌症的許多患者也都有脂肪肝。然而脂肪肝幾乎沒有症狀,絕大部分患者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患病。不良飲食究竟如何導致脂肪肝?什麼樣的飲食可以幫助逆轉?
- Jun 02 Fri 2023 14:45
研究:消費品散發的有毒氣體或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人們普遍認為他們每天使用的日常消費品是安全的,製造商通常不需要詳細披露其產品中的成分,這使人們很難知道自己接觸到了什麼,及其對健康的潛在影響。然而研究表明,人們低估了消費品中的有毒成分。許多日常接觸和使用的消費品會釋放出有毒氣體,這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 Jun 02 Fri 2023 11:52
內臟疲勞不容小覷 日醫師:自我檢測及改善方法
內臟疲勞會導致身體機能惡化,引起各種病症。但内臟無法從體外檢視,人們更不知道當下內臟處於何種狀態?日本醫師為民衆介紹了內臟疲勞的自我檢測方法,以及如何用簡單的呼吸鍛鍊加以改善。
《內臟疲勞回復》一書的監修、綜合內科醫生中田航太郎對Women’s Health雜誌表示,「內臟疲勞」是指「內臟已超負荷,請休息一下」的信號。它沒有醫學上的定義,一般表現為內臟功能紊亂,如胃腸問題引起的胃脹、便秘等,以及內臟功能低下導致的全身疲勞感。
- Jun 02 Fri 2023 11:40
為什麼女性的下巴會長毛?應該如何處理?
俗語說:「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儘管女性不會長鬍子,但有些女性的下巴卻會長毛,彷彿長出鬍子,令人感到尷尬和困擾。究竟女性的下巴會長毛的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處理呢?
美國著名醫療機構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在其網站上指出,有些女性認為,下巴長毛令人苦惱。在很多文化中,臉上的毛髮被視為男性的象徵。
- Jun 02 Fri 2023 10:53
這種體質血壓易飆升 4招穩血壓 控鹽還有1秘訣
為何有人即便沒有吃太多的鹽還是血壓飆升?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任何種族或年齡段的人群中,女性對鹽的敏感性比男性都要高,這會增加她們患高血壓及其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女性為何會有這種不同?該如何減少其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