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陸軍參謀總長拉瓦特(Bipin Rawat)近日表示,由於中國軍隊頻繁在邊境活動,印度也不太可能與巴基斯坦和解,印軍應該做好未來開戰後,兩線作戰的準備。
目前分類:國際情勢 (1002)
- Sep 15 Fri 2017 05:25
印度陸軍參謀總長:須做好中印開戰準備
- Sep 13 Wed 2017 08:20
水壩成武器?外媒揭中國瘋狂存“水”
近年中國瘋狂修建水壩引起外界關注。外媒披露,中國僅在湄公河上游就有7座水壩,完全控制着下游東南亞國家的維生命脈。有評論指出,這些“水”一旦洩洪,會給民眾帶來巨大傷害。
- Sep 10 Sun 2017 09:18
洛興雅危機 翁山蘇姬民主鬥士形象崩壞
翁山蘇姬一直是和平抗議人士的典範,堅持以非暴力手段推動緬甸的民主運動。但緬甸八月底爆發暴力衝突,導致15萬洛興雅穆斯林逃亡,她卻一直沒有作為,恐致多年完美形象崩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翁山蘇姬原本在全球舞台備受讚賞,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她遭拒絕接受她當選總統結果的軍政府軟禁15年,仍拒絕訴諸暴力,更贏得世人稱許。
- Sep 09 Sat 2017 06:46
南韓民眾老神在在 58%認為北韓不會開戰
北韓3日進行第6次且威力最強的核試,引發國際緊張和擔憂,但南韓8日公布的民調卻顯示,南韓民眾越來越懷疑北韓是否會發動戰爭。
- Sep 08 Fri 2017 05:28
從內戰到組黨 哥叛軍寫下和解典範
哥倫比亞革命軍(FARC)在解除武裝後,將於9月正式成立政黨,一掃過去用槍桿子訴求主張,改以選票實現理念。而在現代史上,同樣經歷過內戰但成功和解的國家還有黎巴嫩,是值得效法的典範。
- Sep 06 Wed 2017 05:40
紐時:美與南韓67年盟友 因北韓出現裂痕
紐約時報報導,67年來,美國和南韓一直都是關係緊密的盟友,兩國軍隊不僅在朝鮮半島合作,也在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聯手。在美國保護傘下,南韓的經濟也一路成長。
- Sep 05 Tue 2017 11:57
製造氫彈有多難?
據《Time》報導,北韓週日(9/3) 報導上宣稱已經成功測試洲際彈道飛彈所用的氫彈。氫彈為核武器的一種,利用氫的同位素氘(deuterium)與氚 (tritium) 產生核融合反應,可在落地前便爆炸,而威力也比原子彈更大。
- Sep 05 Tue 2017 05:14
哪些國家跟北韓做生意?
美國總統川普3日在推特表示,對於任何和北韓做生意的國家,美國正考慮暫停與該國的一切貿易。CNBC報導指出,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俄羅斯與泰國都與北韓有貿易關係,而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承擔不起切斷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往來。
- Sep 04 Mon 2017 05:23
抵制、拒買、威脅利誘:全球貿易戰的不良商業風氣?
近年來,中國政府在與國際外交攻伐產生衝突時,經常會利用中國境內的民族愛國情結,在商業市場產生抵制消費的輿論,包含日本、南韓、美國、蒙古、挪威、台灣、印度等國家,都曾成為中國消費者抵制的目標。
- Sep 03 Sun 2017 15:29
北韓證實已成功測試氫彈 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再起
北韓表示,領導金正恩已下令試爆能搭載在洲際彈道飛彈上的氫彈,而該裝置已成功引爆。
- Aug 31 Thu 2017 05:45
歐洲非法移民問題棘手 法國籲源頭管制
歐洲近年苦於非法移民問題,法國總統馬克宏邀請歐、非洲數國政治領袖商量對策,他建議在非洲設置「熱點」,辨別移民是否符合庇護申請資格,避免他們無謂地冒險渡海。
- Aug 30 Wed 2017 05:23
日本 J-ALERT 警報系統等同死刑宣告?
反應時間只有4分鐘 日本 J-ALERT 警報系統等同死刑宣告?
「飛彈發射!但我正在上班途中!」8/29日上午5點58分,北韓朝日本東北方向射出導彈,直接飛越日本上空,上午6點02分日本全國瞬時警報系統「J-ALERT」向北海道、東北地區等12道縣發出了緊急避難通知,NHK 也罕見地播送國民保護相關資訊與避難訊息,由於緊急事態發生於清晨,一時之間讓日本民眾精神緊繃、甚至有人還在呼呼大睡。然而從飛彈發射到 J-ALERT 發出緊急通報僅僅只有4分鐘,到確知飛彈經過北海道上空時,反應時間更不到10分鐘,令人措手不及,因此讓 J-Alert 被日本民眾諷刺是「實質死刑宣告」。
- Aug 29 Tue 2017 11:22
北韓射飛彈落北海道以東外海 日圓急升
北韓今晨向日本發射了一枚飛彈,飛越日本上空後,落在北海道襟裳岬以東1,180公里的太平洋海面。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北韓發射了一枚飛彈,顯然已飛越日本上空。據NHK報導,日本並未設法擊落這枚飛彈,飛彈落入北海道東面海域,炸成三節。
- Aug 28 Mon 2017 05:24
卡達與伊朗復交 公開對抗沙烏地阿拉伯
卡達8月24日宣布與伊朗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今年稍早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中東多國集體和卡達斷交,並封鎖其對外交通貿易,還要求卡達降低與伊朗的關係做為解除危機的條件之一。而卡達此舉顯示該國強硬立場,公開與沙國等對抗。
- Aug 26 Sat 2017 10:10
一張迷你裙照 說服川普增兵阿富汗
從1930年代到1970年代,阿富汗曾是相當西化的國家,有「中亞的巴黎」之稱,一些婦女甚至穿迷你裙。
- Aug 24 Thu 2017 09:32
出兵容易撤軍難 一張地圖看懂美軍足跡遍布全球
新聞網站「石英(Quartz)」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1日公布的阿富汗新戰略,證實世人懷疑了數十年的一件事:美國一旦涉入某件衝突,似乎就無力脫身撤軍。
石英指出,根據美國國防部,美國目前控制或使用德國179個軍事基地,全歐洲數百個基地、日本109個基地都有美軍在其中作業。
- Aug 19 Sat 2017 08:35
南海牽制中國 美日決援助周邊各國
為防堵中國在南海勢力的進一步擴大,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在華府舉行美日2+2安全保障會議後的共同記者會中宣布,將透過提供巡邏艇等方式,協助印度太平洋地域沿岸國家強化海洋安全保障的能力,預計至2019年為止,將投入總額約5億美元的援助。
- Aug 14 Mon 2017 10:18
抗一帶一路 印度重啟印緬泰公路計畫
印度正計畫重啟在2001年時提出的跨國公路計畫,時任道路部長提出在印度、緬甸間修建一條「友誼之路」(Friendship Road),時隔多年,促成了印度-緬甸-泰國三邊高速公路計畫。印度積極發展多個計畫跨國經貿連接政策,與中國「一帶一路」抗衡,爭奪亞太地區話語權。雙方的建設速度將是勝負關鍵之一,誰能更快打通交通,攻占市場,誰就是贏家。
- Aug 14 Mon 2017 05:51
川普亂入委國危機 反倒讓南美洲團結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委內瑞拉危機採取「軍事介入」,反倒迫使原先彼此疏離的南美洲國家團結一致,阿根廷、祕魯、哥倫比亞等國強烈反對美國軍事行動的威脅。
- Aug 13 Sun 2017 06:46
印方抵制中國貨 馬雲「中箭」 中企撤離
中印邊境對峙持續,印度抵制中國貨的聲浪也開始升級。印度多個組織、政黨發起「抵制中國貨」的運動,包括呼籲民眾不要使用有中資公司阿里巴巴背景的電子支付服務Paytm;同時有陸企開始撤離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