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基石,是個十分單純的理念:「信任,但得驗證。」結果應該受制於實驗的挑戰;這個簡單但強大的理念,創造了巨量的知識。現代科學於十七世紀誕生,至今已大幅改變了這個世界,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讓世界變得更好。但成功也能帶來自滿。現代科學家太過信任,卻沒有做足驗證,不僅傷害了科學,也傷害了人類。

學術領域中,太多發現出自於有問題的實驗或錯誤的分析。生技創投業的粗估是,約莫半數已發表的研究無法重製,但這樣的粗估可能都太過樂觀。例如,生技公司Amgen的研究者去年曾發現,在53項「重大」癌症研究之中,他們只能重製其中6項。2000~2010年間,約有8萬病患參與的臨床實驗所依據的科學研究,都因為錯誤或不符標準而遭到撤回。

就算有問題的研究不致危及性命,還是浪費了金錢,以及部分優秀人才的腦力和時間。其機會成本難以量化,但應該非常巨大,而且還在持續增加。

原因之一在於科學界的競爭。1950年代,現代學術成形之際,科學家人數約為數十萬。如今科學家人數已達600~700萬,而且失去了自律,素質良莠不齊;「發表,要不就消失」成了學術生涯的鐵律。職位競爭亦有如割喉戰;美國全職教授平均年薪為13.5萬美元,比法官還要高,每個學術職位都有6名新進博士在競爭。驗證(重製他人的實驗結果)對研究者的職涯沒有太多幫助,而沒有驗證,有問題的研究結果就會造成誤導。

龍頭期刊為了確保其獨特性,論文退回率極高;最驚人的發現,登上期刊的機會最高,也難怪三分之一的研究者知道,有同事會刻意強化研究結果,例如以直覺來排除一些麻煩的資料。

反之,證明失敗的假說則幾乎連出版機會都沒有,更別提登上期刊了。「負面結果」如今僅佔出版論文的14%,1990年時則佔30%。不過,知道何者為誤,就和知道何者為真一樣重要。無法報告失敗,表示研究者得浪費金錢和時間,探索別人已然走過的暗巷。同儕審核也沒有發揮其效用;知名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多數審核者並沒有找出期刊刻意放進論文中的錯誤,就算審核者知道這是項測試,結果亦是如此。

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優先事項之一,即為各學門都得依循那些努力提高標準的學科所設下的典範,例如增加對統計的理解等;許多領域都得從巨量資料中找尋模式,統計便顯得更為重要。

在理想的情況下,研究程序應預先登錄並監控,這可以避免研究者在實驗中途,為了讓結果看起來更重要而改變設計。實驗資料應該儘可能公開,讓其他研究者檢查和測試。

最開明的期刊,已經變得沒那麼討厭無聊的論文;部分政府資助的單位,例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正在研究如何有效鼓勵重製研究;了解統計的科學家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年輕科學家。然而,此趨勢得更進一步,期刊應該專為「無趣」的研究留出空間,研究資助單位也該為這類研究保留部分經費。同儕審核必須更為嚴格,或是完全取消此制度,改採附加評論這種形式的發表後評估。最後,決策者得確保使用公部門資金的研究單位有遵從規範。

科學仍舊十分受人尊敬,但其崇高地位,植基於大多數時刻皆為正確,而且能在錯誤時改正。此外,宇宙之中仍不乏有待數世代科學家解答的謎題,問題研究留下的錯誤足跡,是理解過程中絕不可饒恕的障礙。

 經濟學人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