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活科學》網報導,自1800年科學家們即認為蘭花螳螂(Orchid Mantis)是具有主動偽裝術的動物,最早由博物學家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提出。這種具有主動偽裝術的動物自然界中已經存在,例如,一種流星錘蜘蛛可模仿雌蛾性費洛蒙來誘騙雄蛾。與達爾文一樣,華萊士也提出了物競天擇的自然選擇理論。不過,這一觀點一直未能得到證實,主要原因在於蘭花螳螂極為罕見,即便在其原生地東南亞的雨林也是如此。 1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進化生物學家詹姆斯.奧漢隆(O'Hanlon)表示:「100年來,很多教科書和科學論文都指出這種螳螂會模擬花朵,這似乎已經是既定事實。我覺得有必要驗證是否真正如此。」

科學家們前往馬來西亞考察。奧漢隆說,「研究中最難的是,之前從來沒有人對它研究過,我們不得不從完全從頭開始。」

研究人員首次證實,蘭花螳螂的體色與當地的13種野花極為相似,達到難以區分的程度。研究人員分析了對於飛行昆蟲可見光下的顏色,找出對傳粉昆蟲如蜜蜂和蝴蝶最有吸引力的花朵。

他們曾觀察到十幾次飛行昆蟲誤將螳螂當成蘭花而飛向螳螂,結果一一被捕食掉。

奧漢隆說,「我們現在知道,螳螂不僅可能吸引傳粉者,而且令人驚訝地擅長這樣做,它們甚至比一些鮮花更吸引授粉昆蟲。

這是世界上我們知道的唯一的動物,可模擬盛開花朵來吸引獵物,有一些動物偽裝在花中間,來伏擊獵物,但它們本身並不吸引傳粉者,它們躲藏在有吸引力的花裡。蘭花螳螂很獨特,螳螂本身具有吸引力,這意味著螳螂可以不需要真正的鮮花,它可以坐在樹葉或樹皮上,並且仍然能夠吸引傳粉昆蟲。

未來的研究將分析蘭花螳螂對天敵的迷惑能力。奧漢隆表示,飛鳥和蜥蜴等捕食者極有可能將蘭花螳螂視為蘭花而將其忽視。奧漢隆等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將於一月份在《美國博物學家》雜誌發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