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從笑聲說起——喜歡把“哈”當成習慣的人大部分都比較聰明,但會與對方保持一種距離感,有時也僅僅是為了客套而裝作感興趣,常用者大部分保持在20-25歲的年紀,幾乎不帶有感情色彩。

2、喜歡把“哈哈”掛在嘴邊的人大部分都是比較豪爽開朗的人,他們在打出這個字的時候很有可能真的在螢幕後咧嘴大笑了起來,任何年紀的都有,基本上可以判定這是一個樂觀者。

3、經常“哈哈哈……(甚至更多)”的人,要麼是真的碰上了好笑的事情,同時也說明了這是個對待朋友心理不設防的人;要麼就是閒的無聊,只能用手指連續在HA之間跳躍來掩飾自己的無所事事並假裝精神充實異常樂觀。

4、最討厭的就是“呵呵”的人,如果是陌生人或者工作關係倒無可厚非,但如果是你的同學或網友,還是盡量遠離他/她吧,因為他/她的心裡已經把你判定為比陌生人還陌生的人了。——大多數情況下,“呵呵”基本上跟“我不知要如何和你談話”傳遞出來的訊息一樣。

5、再從標點說起——說話基本不加標點符號的人甚多,多數用空格來代替。這種人有點小聰明,在一些事會盡量走捷徑,甚至有些懶惰。比較摳門,無論是對待他人還是自己。當然,也有例外,但並不常見。標點符號異常整齊的人也大有人在,一個都不少。這些人年紀基本上都在25歲以上,透過工作的關係可能會經常遇到,他們做事嚴謹,為人成熟,朋友很少(工作關係之外的)。

6、喜歡用“……”和“。。。”的人心底大多比較柔軟,沒有壞心眼,同時也會反映出他/她對待事情的優柔寡斷,大部分會有選擇恐懼症。不過兩者還是有細微差別的,前者更容易被未成年人所鍾愛,後者更經常被應用於好朋友之間的談話,配合上“哈哈哈。。。”。

7、善用(*^o^*)O(_)Oo( ̄ヘ ̄o#)o(╯□╰)o……之類表情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輕女生,用以更為生動的表達自己的心境。但只有一個表情是例外,那就是 ^_^ ,它是比“呵呵”還要欠揍的一個東西,但用起來非常爽,不信下次試試。

8、看了下大家的回覆,好多貓撲網友提到了喜歡使用”~”這個符號說明了什麼心理。愛用這個符號的人似乎遍布全球各地,相對於做事嚴謹的人來說,他們大部分都活得比較隨性,熱衷於積極樂觀的生活,普遍都還具有一顆經久不衰的童心。但偶爾會辦一些不太可靠的事,甚至還會有推卸責任的壞習慣。

9、還有都提到不喜歡用“。。。”也不喜歡用“……”的,他們喜歡用“…”,是把省略號去掉一半。這類人做事比較保守,潛意識裡偶爾會有追求完美的小心思作祟。性格上大部分都比較溫和,會比較在意對方的感受,同時更在意的是自己在網絡上的形象。他們覺得用……過於冗長,用。。。又略顯輕浮,所以半個省略號,既能把那種欲言又止的意思點到了,在分寸上也拿捏的恰到好處。

10、由於圖像和表情的應用範圍實在太廣,而且分析勢必會以偏概全,只提出一點忠告,盡量不要選擇自己的真實照片來作為網上的頭像。原因有很多,最具有說服力的就是連人肉搜索的初學者們都可以通過你的真實頭像挖出其他的一切訊息。

11、下說說最簡單的打字速度吧,這個比較好概括。在這個年代,大家的打字速度基本上都不算慢,但細分下來,還是可以辨別出人物性格的。

12、聊天時最普遍的一種情況就是說話像連珠炮似的人,跟他們聊天,可以一直響個不停。有意思的現象是,即便是要說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他/她也會一句一句的說。事實上,他們並不需要你的認同,但你如果在每一句後都跟上一個“嗯”或者“然後呢”,他們也會非常高興。這種情況與現實的聊天還有些不一樣,如果你在熱切聊天時也希望得到頻繁的回應,在現實中遇到陌生人時都有些不善言談,除非遇到了非常好的朋友,或是你在心裡已經將對方歸類為自己的朋友時才會像網上一樣滔滔不絕。而那些在現實中同樣口才絕佳的夥伴們,在網上說話時雖也像連珠炮,但絕不會期盼你的回應,他們把話說出來,就舒服多了。

13、有的人打字並不是很快,但說的話卻幽默風趣,這樣的人大部分都較有城府,你可以將他/她說出的比較有意思的話利用google搜一下,有可能會是別人的牙慧。如果任何搜索引擎都搜不到,而這個人的話又確實很有意思,這起碼可以說明一點,他是個精神成熟的網迷,可惜思維有點兒慢,故作一下幽默。

14、如果碰到打字超快的,讓你連回覆都插不上話的,那麼恭喜你,他/她對你應該是很有好感的。多在2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出現,他們打字偶爾還會有錯別字,隔兩三句就會發一個表情作為挑逗的訊號。有時候,說話,並不只是為了說話,互相用表情回覆上幾十個回合經常會在他們之間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