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電子元件早在1960年代便已問世,但當時亮度不足,也只有紅光,僅限標示或觀賞用途。現年85歲的赤崎勇與54歲的天野浩共同研發全球第1個高亮度藍色LED60歲的中村修二則為LED重要材料「氮化鎵」技術帶來突破性發展,使LED進入「全彩化」時代,用途擴及至交通、照明、通訊及生醫領域。

諾貝爾  

有「藍光之父」之稱的中村修二,10/7日在加州家中接到來自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電話,通知他躋身世界級頂尖科學家之列。從一名鄉下化工廠的孤獨研究員走到這一天,是中村修二堅持理想的結果。

1954年出生於四國愛媛縣的中村,在家鄉附近的德島大學完成大學及碩士學業,1979年進入位於德島的日亞化學工業。這間鄉下化工廠主要生產金屬結晶材料開發,中村負責如何有效率地生產結晶材料;他曾以石英管提煉磷化鎵(GaP),為了減少耗材,必須回收裁切過的石英管自行焊接,但焊接過的石英管一不小心就會爆炸,這讓他獲得「爆炸慣犯」的名號。

中村在1978年獲邀到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當時他已著手開發藍光LED,但因學校設備不足,只練得一手焊接和配管的技術。日亞化工不重視研發部門,禁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和參加學會。1993年,中村以獨門手法研發出藍光LED的量產化技術,許多人才開始回頭注意他以前背著公司偷偷發表的論文。

藍光LED的量產化不但為日亞化工帶來名氣,也帶來了1200多億日圓的專利利潤;1999年他離開日亞,2000年獲邀至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任職。2004年,他控告日亞化工,要求支付兩百億日圓的專利對價補償;此案在隔年和解,中村獲84000萬日圓和解金。

有趣的是,中村修二過去幾乎不曾發表學術論文,直到1991年時才首度發表有關藍光元件的相關論文;中村修二在氮化鎵領域的突破不僅一鳴驚人,更為光電半導體產業帶來重大變革,影響包括LEDDVD、藍光雷射等技術,而當年中村修二服務的「日亞化工」不過是以產售日光燈中「螢光粉」為主的普通公司,更因此一躍成為全球LED產業龍頭。

l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