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瑞典科學家發現,神經科學高科技醫療科研技術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存在嚴重缺陷,至少導致15年來的40,000篇研究論文的可信性受到嚴重影響。
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論文指出,fMRI的數據分析涉及一些基本的錯誤算法,因此產生假陽性「訊號」的頻率高達70%,令人擔憂。
fMRI的原理很簡單:神經活動需要消耗能量,這意味著新近活躍腦區的血流量會增加。fMRI 可以得到這種血流量數據,研究人員藉此識別被激活的腦區。然而,這種原理的實際應用相當複雜,fMRI的必須進行一種名稱為「聚群」(clustering)的統計分析才能得出檢測結果,但是這個分析的出錯率太高。
研究者沒有說明出錯率的具體數值,但是指出假陽性實驗結果高達70%,比如分析結果甚至能錯誤的認為死鮭魚的細胞功能最活躍。
瑞典科學家還指出,軟體的一個程式漏洞存在時間長達15年,修補漏洞後的假陽性減少10%以上,但是有很多論文中的分析是採用程式漏洞軟體進行的。
據《連線》(WIRED)近日報導,主要研究者安德斯.伊克倫德(Anders Eklund)說:「雖然fMRI已經25年了,令人驚訝的是,這種技術的最常見統計方法未經過真實數據的驗證。」
而且,很多使用fMRI觀測數據的研究沒有進行對比試驗,說明研究結果的正確率可能更低。
另據《探索雜誌》的博客網站neuroskeptic的消息,讀者LCND說,70%假陽性率不等於70%錯誤率,估計錯誤陽性率僅為5%,也是很低的水平。
Neurosiscientist在留言中表示,估計錯誤陽性率小於5%。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