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全球爭霸,科技,是雙方誰也不可能放棄的舞台;誰擁有了科技的領導權,誰就將在經濟、軍事、教育上全面領先。而半導體,更是科技競爭的重中之重。
台灣半導體崛起 中國看在眼裡 傾全力猛追
當中國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時,台灣廠商能有什麼樣的角色和機會?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回顧過去 30 年,兩岸半導體發展的歷史。
1980 年,聯電成立;7 年後,台積電成立。40 年的時間裡,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崛起,帶動台灣經濟結構升級。這些現象,中國自然看在眼裡,但 2000 年之前,受制於美國對半導體精密設備輸入中國的禁令,中國自 90 年代第 8 個 5 年計畫投入 250 億人民幣發展半導體,1993 年才開始有了第一座次微米生產能力的半導體廠。
2000 年,是台灣和中國半導體製造競逐的關鍵一年。這一年,中國準備次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美國放寬對中國半導體精密設備的管制,全球半導體業者都摩拳擦掌,準備搶進中國市場。
2000 年 10 月,「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召開,時任北京市委書記賈慶林、北京市長劉淇、信息產業部長吳基傳出席了這場大會,台下來了不少台灣重量級半導體廠高階主管。北京為了吸引台灣半導體廠投資,拿出了不少誘人的政策工具,對部分企業土地使用零租金,提供道路、電力、熱力、通訊、天然氣,為期 30 年,也給予政府參股及貸款貼息優惠。同年 12 月,中國信息產業部司長張琪更到竹科拜訪廠商。
之前台灣祭出「戒急用忍」政策,限制半導體業者登陸,但台灣半導體人才仍陸續登陸。當時所有人最關注的案子,就是誰能率先設立中國第一個 12 吋晶圓廠。這是歷史關鍵的一刻,因為中國電子組裝產業正在興起,在中國製造的 IC 可以就近賣給客戶;此時,中國若是祭出高關稅,就足以保護自有的半導體製造產業,也可以透過上市手段,快速吸納資金,用錢換技術,或是進行國際合作,快速超車台灣。
中芯成立具指標張汝京站在風口未創奇蹟
2000年,中芯國際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2004年,中芯宣布在北京興建中國第一座 12 吋晶圓廠,同年在美國紐交所和香港聯交所上市。中芯創辦人張汝京原本是德州儀器建廠小組主管,德州儀器營運轉型,不再蓋廠,張汝京就在台灣成立世大半導體,後來世大被台積電購併,張汝京再次黯然離開。創立中芯,再次把張汝京推向時代的風口。
不過,站在風口上,也未必一定會成功。張汝京擅長蓋廠,在營運上的決策卻有頗多值得討論的地方。例如,絕大多數半導體公司都選擇落腳上海,因為半導體有群聚效應,上海在封測等供應鏈上較為完備,張汝京選擇蓋第一座 12 吋廠,卻選擇在北京落腳。在他建廠前幾年,北京最近的封測廠遠在天津,生產成本自然大幅增加,後來中芯還因地方政府要求,在武漢設廠,同樣虧損連連。
中芯初期營運挑戰不少,最知名的例子是2003年台積電在美國控告中芯侵權。根據媒體報導,當時賈慶林已升任政協主席,他不但在會見台商時,說張汝京是民族英雄,還表示如果遇到什麼困難,都會盡力幫忙。但最終結果是,2009年,台積電勝訴,中芯後來賠款 2 億美元,還奉上10%的股權。
2003 年,在上海張江工業區創立的宏力半導體,也是另一股想搶進中國半導體大潮的勢力。宏力奠基儀式上,台塑創辦人王永慶之子王文洋和當時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之子江綿恆共同出席,媒體報導,王文洋致辭時還表示,無時無刻都想實現江興建 8 吋廠的夢想。
但宏力成立後,建廠速度和量產時程都不如預期,高層人事傳聞不斷。從 2004 年開始,便傳出王文洋淡出宏力經營的消息,宏力雖然一度成為中國前三大晶圓代工廠,但產能和客戶規模仍不足,2012 年和中國第二大半導體廠華虹合併。
▲ 台積電南京廠 2018 年 10 月開始量產後,2019 年第三季即獲利台幣 8 億多元。(Source:台積電)
台廠西進之路 投資門檻高 成功案例不多
台灣半導體公司到中國發展,成功的案例也不多。最經典的案例,是 2002 年初,政府開放 3 家 8 吋晶圓廠登陸,當時開放台積電、茂德和力晶 3 家公司赴中國設廠,台積電選擇設立松江廠,茂德落腳成都,而力晶並未前往。2002 年,旺宏也曾一度考慮赴陸設廠,最後董事長胡定華拍板「沒有西進的迫切需求」。
後來,就連台積電松江廠都虧損好幾年,茂德最終賣掉成都廠,沒去中國的旺宏反而持續壯大。因為,2006 年時,12 吋廠早已崛起,用更高的效率和 8 吋廠競爭,拿到 8 吋廠登陸許可,實際意義並不大。
等到 2012 年,聯電才在廈門與當地政府合作成立 12 吋晶圓廠,但這個時候,半導體競爭重點已移到先進製程,投資門檻更高。直到 2019 年底,台積電南京廠才出現單季獲利,成為第一家台灣在中國賺錢的 12 吋廠。
過去 30 年,無數台灣半導體人才帶著資金和技術湧向中國,也有成功的半導體公司登陸,為何在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如此困難?
第一層是因為半導體的產業特性。一位產業人士分析,半導體產品價格隨技術演進不斷下降,同樣的產品,現在價格只有 15 年前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一輛汽車,10 年前賣 100 萬,10 年後,同樣產品不會只賣 30 萬;但半導體的特性是,隨著微縮技術進步,成本會快速滑落,性能反而提高,技術進步不夠快的廠商就會被淘汰。
此外,花了大把銀子擴產能、做研發,做出來卻可能遇上半導體的景氣週期低點,做好的製程找不到人用。更可怕的是,遇到像 2008 年金融海嘯,外在的大環境變化,隨時會牽動公司的現金和營運狀況。
兩岸決勝制度面 台廠迎向市場 具國際優勢
但是,中國提供大筆銀彈發展半導體,為何台灣半導體仍能持續成功?一位台灣半導體高階主管觀察,關鍵仍在制度。例如,中國各地方政府都要高科技投資做為績效,在哪裡建廠除了效率,還要考慮政治;在台灣,一切都是市場導向。
更重要的是,台灣是用開放的方式,讓半導體產業裡每個環節上的公司,都能直接面對國際競爭。因為開放,只要有能力的公司,都可以主動接下半導體複雜環節裡的一小段,再把這一小段工作做到最好。這些公司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客戶,自主到市場上籌資,一面把規模擴到最大,一面把成本降到最低。台灣半導體產業鏈裡的公司因此有和國際接軌的能力。
反觀中國,許多半導體製造大廠的背後,從資金來源、高階人事,到產業鏈的形成,都充滿了國家政策的影子,各地方政府為求績效,更彼此互相競爭。未來還會有許多台灣半導體公司和人才登陸,但恐怕只有當中國半導體市場的遊戲規則和國際接軌,才會看到更多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真的在中國賺到真金白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