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 5.5 億年歷史中,地球已經歷過 5 次物種大滅絕事件。研究發現,每次大滅絕事件都與大氣層和海洋內正常碳迴圈被徹底顛覆有關,這些每隔幾千到幾百萬年發生的碳巨變,導致全球範圍內的海洋物種徹底出局。專家預言,2100 年地球碳總量有可能超過臨界值,地球將迎來第 6 次物種大滅絕。
目前分類:友善地球 寶貴資源 (645)
- Oct 04 Wed 2017 06:44
碳總量或超臨界值 2100年地球迎第6次物種大滅絕
- Oct 02 Mon 2017 05:32
全球暖化恐掀大饑荒 薯片、咖啡、巧克力現危機
新一輪全球糧食危機迫在眉睫,分析指出,人們日常購買的薯條薯片、咖啡和巧克力供應都恐受「大滅絕」影響。
- Sep 28 Thu 2017 09:02
南極海冰創新低 面積波動大運輸風險增
科學家表示,南極洲今年海冰面積創下新低,並警告這塊冰凍大陸難以預測的自然變化,對觀光巡航等運輸業構成的風險逐漸升高。
- Sep 23 Sat 2017 06:22
塑料污染無所不在 土壤也遭殃
為保溫、保水、防雜草、增加產量,農民會在農地上覆蓋一層薄薄的塑膠布,使用塑膠覆蓋物可以提高三分之一的棉花、玉米和小麥產量,同時擴大作物種植面積,隨著農地上的塑料覆蓋物愈來愈普遍,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規模也愈來愈大。
- Sep 20 Wed 2017 05:58
世紀末地球升溫1.5度 亞洲1/3冰川溶化
荷蘭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即使全球氣溫上升幅度能控制於攝氏 1.5 度以內,亞洲山區近 1/3 冰川在本世紀末,也可能因全球暖化而消失,嚴重影響依靠冰河取得潔淨用水的數億人。
- Sep 20 Wed 2017 05:30
全球每年剩食 可餵飽9億饑民
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每年生產的食物至少有3分之1(13億噸)被浪費或損失。工業化國家的零售商和消費者每年丟棄的3億噸可食用的食物,足以餵飽正在挨餓的約9億人口。
- Sep 12 Tue 2017 05:38
印度大象吃垃圾塑膠袋維生
印度人隨地亂丟垃圾造成各地都有成堆的垃圾小山,現在連原本吃植物和水果的大象也步上牛的後塵,被發現在西孟加拉省森林吃垃圾與塑膠袋。
- Sep 11 Mon 2017 14:42
約旦實施「撒哈拉森林計畫」利用淡化海水種作物
約旦一年到頭大部分時候都無雨,近日實施「撒哈拉森林計畫」,利用淡化海水配合乾淨能源來種植作物。
- Sep 09 Sat 2017 06:58
把垃圾變飛機燃料 英斥資8.7億研究低碳替代能源
英國政府計畫投資2200萬英鎊研究低碳替代能源,將垃圾場的日用廢棄物轉化為飛機和卡車的燃料。
- Sep 03 Sun 2017 06:29
肯亞限塑用重典
肯亞8/28日正式全面禁止使用塑膠袋,違反者最高可處4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罰鍰4萬美元。肯亞政府表示,不會分解的塑膠袋是汙染環境的元凶,需禁止以保護環境,但也有議員反駁禁令治標不治本,落實回收並重複利用才是永續發展之道。
- Sep 01 Fri 2017 09:09
暖化活絡北海航道 俄商船19天橫越歐亞
創北海航線最快紀錄
一艘俄羅斯籍天然氣載運船未靠破冰船開路,僅花19天就順利從挪威抵達韓國,比走蘇伊士運河快了30%,創北海航線最快紀錄。地球暖化活絡北海商船航道,這也是商船首次無需破冰船橫跨歐亞。
- Aug 31 Thu 2017 15:09
氣候變遷影響 阿拉斯加棕熊改飲食習慣
生物學家發現美國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島(Kodiak Island)的棕熊被迫選擇先吃接骨木果再吃鮭魚,背後原因竟然是氣候變遷肇禍。
- Aug 30 Wed 2017 09:00
太空垃圾是隱憂也是商機
太空垃圾氾濫,各國紛紛開始研發解決之道,希望能在情況惡化之前,有效減量。資深天文學教授孫維新25日轉播福衛五號升空直播時指出,太空垃圾已經成為一大隱憂。目前已有網子捕捉、電場吸引,或是爆炸推離軌道等方式,希望有朝一日能解決問題。
- Aug 25 Fri 2017 08:12
細菌將成能源新星 實驗產出乙酸
科學界製造環保燃料有了新突破!哈佛大學的博士崎元讓硫化鎘附著在熱莫爾氏菌上後,發現熱莫爾氏菌能夠以6倍以上的效率產出乙酸。崎元博士指出,乙酸只要經過轉換,就能夠變成燃料,未來利用的價值與商機無限。
- Aug 25 Fri 2017 06:10
全球首例!黑潮發電 日實驗成功
日本團隊在鹿兒島縣吐噶喇群島外海進行洋流發電實證實驗,藉由黑潮轉動渦輪機成功發電,最大發電量達30千瓦(KW),這是使用實驗機實際利用洋流成功發電的全球首例。
- Aug 22 Tue 2017 06:14
亞洲瘋哈利波特 貓頭鷹生存恐面臨威脅
「哈利波特」現象打破出版和電影票房紀錄,也引發飼養貓頭鷹作為寵物的熱潮,然而野生生物專家警告,過去10年,遠東地區的貓頭鷹非法交易大幅增加,恐對其生存構成危害。
- Aug 18 Fri 2017 05:57
電動車增 廢棄鋰電池怎處理?
電動車取代汽油車、柴油車的聲音越來越大,英國和法國政府上月表示,要在二○四○年前淘汰所有燃油車,富豪汽車也提出二○一九年起將只販售電動車和油電車。但似乎沒有人問,鋰電池消耗殆盡後該怎麼辦?
- Aug 15 Tue 2017 05:55
科學家發現 亞馬遜雨林會自己造雨
亞馬遜雨林是位於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的熱帶雨林,也是許多物種的棲息地。這裡有特殊的氣候,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在季風將來自海洋的濕氣帶入前的兩三個月,此地便會開始下雨。科學家經研究後發現,這些使當地提早下雨的濕氣來自雨林本身,也就是那裡的樹木會自己造雨。
- Aug 06 Sun 2017 05:25
全球暖化作物蛋白質減少 恐致發育遲緩
專家警告,全球暖化導致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將使得稻米與小麥等主要作物的蛋白質含量大幅減少,弱勢族群可能因此有發育遲緩與夭折風險。
- Aug 05 Sat 2017 05:51
煤炭褪色 英千餘礦坑剩10個
煤炭曾是工業時代的引擎,英國過去有1200萬名員工賴其為生,但如今英國煤礦業正急速邁向衰頹。
5年前,煤炭還供應英國40%的電力,但是倫敦帝國學院一項新分析指出,2017上半年,煤炭僅供應2%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