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的起伏主要取決於我們聽到與訴說的故事。這些受歡迎的故事在情感上引發共鳴,有時驅使我們出門消費、開辦事業、建立廠辦、僱用員工;有時讓人心生恐懼、節省資源、節制消費,並且降低風險。

我到日本演講時,對於經濟故事帶給人們思想與行為的正面影響,深感震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任以來,推動貨幣與財政刺激方案和結構改革,對日本民眾信心影響深遠。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缺口(實際GDP減潛在GDP後占潛在GDP的比重)2011年的負3.6%縮小到去年的負0.9%

多數國家缺少像「安倍經濟學」一樣詳盡易懂、正向轉變的故事。IMF估計,去年重要先進經濟體的GDP缺口為負3.2%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最烈時為負5.3%,亦即,從2009年到去年,GDP缺口還未恢復到正常值的一半。

回顧21世紀前五年美國與其他國家的房地產熱潮。這些故事會這麼有力,是因為許多人在心理和財務層面投資了這些故事。多數家庭都擁有一棟房子,他們自然參與了這股熱潮。2006年,房地產熱潮戛然而止,讓自我膨脹的故事也隨之終結。

接著金融危機爆發,嚇壞全世界。機會與財富的故事變成房貸公司腐敗、金融機構過度操作財務槓桿、專家笨頭笨腦、政府監管不力的故事。經濟像無人掌舵的船隻失控猛衝,騙我們上船的1%人士已乘著唯一的救生艇逃走。

2009年初,全球股市來到最低點,對大蕭條的憂慮達到1980 年代初第二次石油危機以來最高點。1930年代大蕭條的故事從我們記憶最深處喚起並再度流傳。

要了解2009年來經濟復甦為何疲弱,得認清哪些故事影響大眾心理。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的迅速發展就是一例。蘋果iPhone2007年推出,Google Android智慧手機2008年上市,蘋果iPad發表於2010年,此後幾乎進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這故事理應能振奮人心:令人驚異的科技興起,銷售蒸蒸日上,企業家精神昂揚。不過,先前房地產熱潮振奮人心的效果強得多,因為它在更多人心中引發共鳴。事實上,這回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故事似乎預示著,這些裝置產生的財富將集中在極少數科技企業家手中,而他們可能住在遙遠國度。

我很高興能在訪問日本時與安倍見面。他訴說著用積極、明快的行動對抗日本數十年通貨緊縮的故事。他正在振奮人心,我能立刻感受到。

不過,即使像安倍這麼能幹的國家領袖,要在這些故事上遊刃有餘也不容易。沒有哪位領袖能持續說出影響經濟的故事,但這不表示不需要嘗試。

作者:Robert Shiller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