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諮詢機構世邦魏理仕(CBRE)公佈的資料顯示,去年全球新建購物中心面積排名前10的城市有9座在中國,中國在建購物中心是全球的一半。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網購或者海外代購,中國大陸大量的零售空間正逐漸空置出來。大陸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認為,商業地產確實存在泡沫,510年一定會破。

美媒:中國大陸商業地產泡沫遠超住宅

《華爾街日報》報導,據房地產諮詢機構世邦魏理仕(CBRE)公佈的資料顯示,去年,中國有9座城市佔據全球新建購物中心面積排行榜前10名,上海、成都、深圳及天津名列前4名,在建面積處於250萬平方米至330萬平方米之間;2013年全球已完工的新建購物中心面積排名,成都、天津、上海、重慶、深圳、杭州、北京名列前7名,已完工的面積在3,820萬平方米至1.06億平方米之間。

英國地產諮詢公司萊坊表示,目前在中國,開發商正建造800座內設酒店、寫字樓和零售商舖的多用途建築物,總面積達3億平方米,相當於1,000個美國最大購物中心、地處明尼蘇達州的美國商城(Mall of America)的規模。

中國大陸商業地產大規模擴建之時,國際著名零售商卻在擱置店舖擴張計劃。萊坊(Knight Frank)稱,包括PradaBurberry以及Hermes在內的多達65%的奢侈品零售商都沒有實現2013年在中國市場的開店計劃

萊坊中國區董事、綜合項目顧問及代理服務部主管孫俊安表示,購物中心開業後如果沒有全部被商戶承租或者獲得良好運營,其擁有人每個月可能會虧損數千萬人民幣,而一旦所有項目都完工,空置問題將非常嚴峻。

據統計,中國購物商場的總面積約佔全球總量的50%。然而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轉移到網購或者海外代購,大量的零售空間正空置出來。

借鑒日本房地產泡沫形成並破滅的教訓,商業地產一旦具備形成泡沫的條件,膨脹程度往往比住宅市場更大,而泡沫一旦破裂,價格下降幅度也比住宅價格下降幅度大。

摩根大通(JP Morgan)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和中國住宅地產相比,商業地產短期內更值得擔心,其泡沫出現破裂的頻率更高,帶來的經濟成本也更高,美國儲蓄和信貸危機就是一個例子。

中國商業地產存在巨大泡沫

陸媒《21世紀網》416報導,最近,中國大陸一些城市每年有150200家大型購物中心投入運行,但真正運營狀況好的最多只有10家。

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08年到2012年,中國大陸商業營業面積增加了將近40%,達713.34萬平方米。2013年,中國大城市的購物中心整體空置率上升,一線城市的空置率從2012年的7.9%增至現在的8.4%,二三線城市的平均空置率為10.5%,高於2012年的10.2%

判斷城市商業地產泡沫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人均商業面積。按照國際標準,人均佔有商業面積在1.2平方米是比較合量的參照值。由於中國居民消費能力水平較低,對於商業面積的需求相對較少。根據行業測算,中國大陸合理的人均商業面積一線城市應為1平方米,二線城市0.75平方米,三線城市0.5平方米。在人均商業面積0.5平方米範圍內,幾乎所有的商業經營者都會有錢賺,如果人均商業面積達到1平方米,說明這個市場就已經飽和了。

另外,目前在中國大陸稍微成功一點的購物中心、有影響力的、有生命力的品牌加在一起才900個左右,遠趕不上商業地產物業的供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