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有許多科系,相當具有「性別色彩」。譬如,文學院裡的女生比例特別高,而理工學院裡的女生比例特別低。

 

這種現象,在社會學裡,被稱為「性別隔離sex segregation」——這個名詞乃仿照「種族隔離」的定義邏輯,被用來說明某些學科(如機械系)或職業(如護士)裡,某種性別特別集中(或甚至幾乎清一色是特定性別)的現象。

 

為何有此現象?其中一個原因是,許多人相信「男生比女生更適合念自然科學」。全國調查(TEPS)即顯示,約有1/3的國中生同意這個說法。即便另外三分之二的學生填答表示不同意這個說法,這些學生到了高中,選組行為仍然遵循傳統的印象——男生集中在自然組,女生則更傾向選擇社會組。在《一堵打不破的牆?從高中女生程度落後談起》這篇文章中,已針對台灣的高中分組制度所造成的影響做了一些討論。

 

下一個問題是:「女生對科學較沒興趣」、「男生較適合讀科學」這類說法(及相應的行為),在其他國家、不同的社會文化裡,也一樣根深柢固、廣為流傳嗎?利用跨國教育調查資料,我們可以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科學就讀意願的性別差異:國際比一比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OECD每三年執行一次的跨國教育調查計畫,常被用來做國際間的教育評比,近十年越來越受到重視。此計畫主要是針對即將完成義務教育的15 歲在學學生做閱讀、數學及科學這三個領域的程度測驗,隨同測驗也會進行問卷調查,用來探究可能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相關因素,為教育政策提供依據。

 

台灣於2006年首次加入評比,在57個參與國家之中,數學名列第一,科學名列第四,閱讀名列第十六。不論是數學還是科學,男生與女生的平均分數並沒有顯著差異。

 

除了程度測驗之外,2006年的PISA的深入探討主題被設定為「科學素養」。問卷內容很廣泛,其中包括了學生未來的科學就讀意願,以及對科學的看法或興趣。

 

既然台灣男生與台灣女生的科學程度測驗分數差不多,那「科學就讀意願」有沒有性別差異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分析了這個題項:「中學畢業後,我想要就讀與科學相關的科系I would like to study science after secondary school」)。

 

表一的「國際比一比」呈現了各國男生與女生有意願者的百分比,以及性別差異。從第一列的前兩個數字,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的九年級國中男生,48%表示將來有意願就讀科學相關科系,而九年級女生當中只有22%有意願。接下來後面三欄,分別用三種方式來計算性別差異:第一種為「勝算比odds ratio」,指男生有意願的勝算為女生的幾倍;第二種最簡單,為百分點差異(男生百分點減女生百分點);第三種則是兩個百分比相除,即男生比例為女生的幾倍,又叫「相對風險」(relative risk)。

 

表一 :科學就讀意願a之性別差異——國際比一比(PISA 200657個國家)

 

問卷問題:「中學畢業後,我想要就讀與科學相關的科系」(I would like to study science after secondary school)(1=同意;0=不同意)
勝算比(Odds Ratio = 男生有意願就讀之勝算÷女生有意願就讀之勝算 [男生比率÷(1-男生比率)] ÷ [女生比率÷(1-女生比率)]
百分點差異 男生有意願就讀之百分點 女生有意願就讀之百分點
百分比比率(即「相對風險」[relative risk] 男生有意願就讀之百分比 ÷ 女生有意願就讀之百分比

 

發現了嗎?台灣擺在第一列,並不是因為要讓讀者快點看到自己所關心的家鄉,而是因為「科學就讀意願」的性別差距不論怎麼計算,台灣都是世界第一。

 

台灣男生表達有意願選擇科學相關科系的勝算(odds)為女生的3.37倍;台灣男生有就讀科學意願的比例比女生多了26個百分點;若直接相除,則男生百分比為女生百分比的2.22倍。說台灣世界第一可能仍證據不足,但在這57個參與國當中,確實沒有任何國家或地區在科學就讀意願上,有著跟台灣一樣如此驚人的性別差異。

 

將視線離開台灣,觀察一下這個性別差異排行榜前十名(依勝算比排列),參與國當中只要位於東亞地區的,通通都上榜了——台灣、日本、香港、澳門及韓國,這些地方的15歲女生,有意願就讀科學的比例,都遠比同國家的男生們低,此性別差距在國際比較之下顯得相當突兀。

 

科學興趣的性別差異:國際繼續比

 

除了「科學就讀意願」外,PISA 2006還有一個題組,想看受測學生對學習科學感到多有興趣,包括五個問題:「(a) 當我學習科學課題時,我通常感到開心」;「(b)我喜歡閱讀科學方面的書籍」;「(c) 我樂意作科學的習題」;「(d) 我喜愛獲得科學的新知識」;「(e) 我對學習科學感到興趣」。原始編碼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有四等級,我將之加總後轉化為0-10的分數,姑且稱之為「科學興趣分數」。

 

表二即為「科學興趣分數」的國際比一比。前面已提到,台灣國中生科學「程度」測驗在這次國際評比當中名列前茅,但台灣國中生對學習科學是否「感到快樂、有興趣、有動機」呢?從「科學興趣分數」的國家平均與排名來看,台灣不算太好,但也不至於太糟,5.84的分數,比總平均(5.80)略高一點,在57國當中排第21位。

 

表二:科學興趣分數(a)之性別差異——國際比一比(PISA 200657個國家)

 

 

 

「科學興趣分數」的原始問卷題組:「(a) 當我學習科學課題時,我通常感到開心;(b)我喜歡閱讀科學方面的書籍;(c) 我樂意作科學的習題;(d) 我喜愛獲得科學的新知識;(e) 我對學習科學感到興趣。」原始編碼為四等級,加總後轉化為0-10的興趣分數。

 

不過,回到性別差距的議題,台灣在「科學興趣分數」的性別差距上(見第二行第三欄1.11),這次雖未奪冠,但仍高居第二,僅次於日本。這次的前十名,並未與「科學就讀意願」排行榜完全一致,但重疊國家相當多(有八個),且東亞的五個國家或地區,再次全部上榜——這次的順序為日本、台灣、香港、南韓及澳門。

 

東亞國家的女生不喜歡科學?

 

東亞國家的女生不愛讀科學嗎?不同性別的確可能在性向、喜好上有差異,不過,如果其他地區並不存在幅度這麼大的性別差異(全部樣本中,男生有意願者百分比,只比女生多了兩個百分點),要用生物因素來解釋東亞的性別差異,就比較說不過去了!難道東亞女生的天性要比其他種族的女生對科學更沒興趣?

 

確實有各種原因可能會影響平均填答狀況。譬如,國民習慣不同(日本人可能特別不喜歡填極端值)。又如,各國文字同一語彙的表達內涵有差異,也會造成國家平均值的差異(舉例來說,同樣「科學」一詞,在不同國家裡,可能被理解的範圍稍有不同,因此影響到有意願就讀的比例)。但以上所舉的兩個原因,都只能解釋國家平均差異,對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性別不應該有不同的影響。

 

從以上國際比較所引發的問題,可能要比能夠回答的問題來得更多。這件事台灣奪冠的原因是什麼?東亞國家又為什麼在學科偏好上展現如此一致的性別差異?在此我提出兩個可能的解釋,一是文化假說,另一是制度假說。兩者也可能並不互斥,而是相互強化的關係。

 

「文化假說」乃訴諸於文化因素來解釋現象。很可能東亞文化對不同性別適合就讀什麼樣的學科領域,有特別強的刻板印象,因此,家庭環境、學校教師都會在不自覺中傳遞、灌輸、強化「性別與學科領域有重要關連」的信仰。「制度假說」則是假設教育制度為關鍵因素,造成東亞地區比其他國家更明顯的學科性別差異。

 

具體來說,東亞這幾個國家都是升學競爭、考試導向的教育環境;在競爭的升學環境下,制度要求或個人決策都可能讓學生有「必須及早決定『投資』方向」的壓力。學科分流的決定年齡若早,學生缺乏充裕的時間摸索自己的性向,只能遵循傳統或刻板印象。

 

目前,我們並沒有足夠的資訊,可以完整解釋這個現象。以上假說,未來如果透過比較教育制度、比較移民族群等研究,或許能讓我們得到更充分的瞭解。

 

並不是說有更多的中學生,都表達很高的就讀科學意願,就一定是好事。不過,東亞國家在學科偏好上十分不尋常的性別差異,有可能是科學教育的警訊。如果,「文化」與「制度」這兩隻「看不見的手」,在青少年尚無餘裕探索個人性向的升學競爭當中,就不知不覺縮限了東亞地區男孩與女孩們未來人生發展的可能性,那就是值得關切的問題了!

作者:陳婉琪 / 台北大學社會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