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石油價格在 2004 年時,帶領所有商品期貨價格一同飆漲,隨著時間過去,其他商品的價格逐漸回到正常水位,石油價格是在高點撐最久的,但現在顯然地,油價的派對也要告一段落了。

當初石油及若干商品的價格飆漲是源自於 2003 年起開發中國家的崛起,尤其是中國,十年間就佔了全球石油總需求的 45%,其他商品上的需求也是中國居冠。

絕大多數的商品價格隨著生產力投資增加後開始下滑,近期又遭逢全球需求大幅萎縮,造成商品市場出現供給過剩的現象,對全球商品供應商的營收造成嚴重影響。

非能源商品早在2011 年的春天就開始跌價,但近期的下滑同樣劇烈,自 2014 年七月來又下跌了 50%,價格再次回到 2008 金融海嘯的水平。而石油維持在每桶 100 美元以上很長一段時間,2014 年六月時 ISIS 即將入侵巴格達的消息還曾將石油價格推升到每桶 115 美元,結果價格從九月就開始大幅崩跌。

石油與其他商品雖然有一些相同的性質,但也有些不同點,石油深受地緣政治的影響,雖然美國的頁岩油產量節節攀升,但利比亞糟糕的經濟情勢導致該國的石油生產近乎停擺,同時西方國家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使得伊朗的石油無法出口。

但局勢開始發生變化,全球經濟的急遽放緩,尤其是中國的成長減速,造成全球石油需求開始下滑,在此同時,美國的頁岩油並沒有減產。

這時,OPEC 的決策變得十分關鍵,用 OPEC 似乎會讓人誤會,不如說整個 OPEC 的決策其實幾乎都是沙烏地阿拉伯所決定的,沙烏地阿拉伯擁有全球最高的石油生產量,其他波灣國家為了保持石油的高價,一直都很謹慎地控制石油的生產量。

假如他們有跟著需求下滑而一起減產,石油價格將會維持在破百美元的高價,投資非 OPEC 會員國開發新石油產區的動機也隨之增加,烏地阿拉伯石油大臣 Ali Naimi 就表示,為什麼他們要為了讓那些生產高成本石油的非會員國受益,而讓自己減產呢?這決策是否會持續下去將是本週 OPEC 會議的重頭戲。

這再次證明石油與其他商品的相似性,所有的商品生產者都會面對到這個問題,就是究竟要為了市場佔有率不減產而讓價格下跌,還是要為了毛利率適時減產。

一位來自大型礦業公司的資深主管曾說過:我們為什麼要為了讓那些高成本的對手可以來爭搶市場而減產呢?但沙烏地阿拉伯似乎已經承受不住這樣的低價折磨,準備要改變方針。

在價格崩跌之後,美國頁岩油產業展現出大家都預料不到的韌性與回復力,這些頁岩油公司沒有退縮,找到了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事實上,自四月以來美國的石油出口持續上升,根據 IHS 的石油生產表現評測,美國的單一油井開採效率比去年提升了 65%

但效率提升並不足以抵擋滴油價的衝擊,許多公司還是面臨到必須削減成本求生的狀況,雖然出口上升,但產量還是被迫逐漸減量,市場預期明年四月全美的每日石油生產量會比今年四月減少約一百萬桶左右,全球所有的石油開採計畫不是被推遲就是被取消。

石油崩跌象徵商品價格的牛市結束了,現在這些石油出口國跟其他商品出口國可以說是坐在同一艘船上,有可能陷入國庫收支失衡、經濟衰退等糟糕的狀況,且社會與政治的動亂風險也升高,那些過去受惠於中國成長的國家現在都跟著中國的衰退一起陪葬了。

接下來全球經濟的核心影響因素很可能從中國及開發中國家的經濟衰退轉移到美國經濟強勢以及聯準會升息等事件上。

同時,石油的低價將會持續,更多供給者在明年將會進入市場,隨著伊朗核武問題的解決,西方的經濟制裁將會撤銷,屆時來自伊朗的大量石油庫存將湧入市場,估計每天市場會多出 40 60 萬桶的石油供給,伊朗的石油部長甚至認為每日增加超過百萬桶都是有可能的。

伊朗重回市場的野心很大,他們肯定會想從地緣上的宿敵沙烏地阿拉伯手上盡可能搶走市場份額,本週 OPEC 會議的辯論將會對未來的波斯灣情勢造成巨大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