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垃圾竟有炙手可熱的需求。
垃圾車將一包包的垃圾運往焚化發電廠,接著發電廠再將這些垃圾變成電力與暖氣,但德國民眾熱衷資源回收,奉行「不浪費就不虞匱乏」的觀念,結果國內垃圾不夠焚燒,促使發電廠須從英國等鄰國進口垃圾。
受總人口減少與全球經濟衰退影響,德國焚化發電每年短少數百萬噸的垃圾,迫使德國轉向垃圾量比較多的鄰國。如今英國、愛爾蘭、義大利與瑞士等國的垃圾透過海運、陸運等方式運往德國發電廠。
馬德堡(Magdeburg)約距柏林100英里,焚化發電廠供應全城三分之一的電力,並約向5萬個家庭供應暖氣。
過去十年,德國全面關閉垃圾掩埋場,改興建大量焚化發電廠與堆肥場,結果家庭垃圾量並未如許多人設想的那樣不斷增加,垃圾量成長反而趨緩,部分原因是德國的資源回收率原本就很高,但生性節儉的德國民眾將回收率推向更高的境界。
由於歐盟要求各國必須逐步廢止垃圾掩埋場,也興起垃圾進口的需求。英國開始也加重對垃圾掩埋的課稅,使得跨國運輸垃圾較符成本效益。
雖然荷蘭、瑞典也都從鄰國進口垃圾,但德國垃圾進口量增加,卻在國內引發相當大的反彈聲浪,德國民眾非常重視資源回收與垃圾減量。
德國早在1991年就已經通過資源回收法案,這項法案也帶動美國等國家跟進,目前美國的回收率約34%。如今德國的回收率在全球數一數二,家庭的資源回收率約65%,每個家庭、公寓與廚房內都放置收集各種資源的回收桶。
德國人為進一步壓低垃圾量,在公寓大樓放置各種顏色的資源回收桶。
以柏林為例,有好幾種顏色的回收桶專門收集透明、褐色與綠色玻璃,黃色回收桶收塑膠,褐色回收桶收有機資源,藍色回收桶回收紙類,黑或灰色回收桶收集其他可回收資源。
因此,提到德國進口垃圾,這種追求垃圾減量的文化,讓一些德國民眾擔憂他們在幫整個歐洲清除垃圾。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令人難以忍受的問題,那就是臭味,去年堆積如山、來自愛爾蘭的垃圾停放在德國不來梅哈芬港(Bremerhaven)附近數周,那些垃圾原本只有一點氣味,最後卻變成令人作嘔的惡臭。
不來梅哈芬市議會議員米勤說,那段時間糟透了,氣味很可怕,有很多蒼蠅飛來飛去。後來在政界人士介入下,這些垃圾被運往目的地漢堡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