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沙烏地阿拉伯帶領的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與非 OPEC 產油大國俄羅斯,半年前罕見合作達成原油減產協議,協助油價在過去 5 個月反彈持穩於 50 美元上下。如今,隨著美國頁岩油在油價激勵下增產搶市,造成沙烏地的市佔率節節敗退。不過分析指出,下個油市戰場,卻可能介於沙烏地與俄羅斯。
《Oilprice.com》報導,由於 OPEC 與非 OPEC 油國高度遵守減產協議,使得美國「頁岩油 2.0」的生產效率提高效應被稀釋;加上利比亞、伊拉克、委內瑞拉及奈及利亞等油國各自面臨地緣政治或國安問題,無法提高產量,因此油價在基本面因素支撐下,繼續維持穩定。
然而,油價不僅看基本面供需臉色,往往也受到地緣政治及國家利益左右。越來越多人擔憂,沙烏地可能不再願意繼續承擔減產第一線所造成的各種後果,而伊朗及伊拉克兩 OPEC 油國則想恢復增產。另一方面,俄國不但距離承諾的減產規模還有一段差距,俄石油公司也一直積極在沙烏地的主要市場搶客戶,包括中國、印度及日本。
於是乎沙烏地決定做出反制行動。媒體報導,沙國意外宣布將自 7 月起改變銷往歐洲原油的價格計算方式,由原本以布蘭特加權平均油價 (BWAVE) 為基準,改為以布蘭特基準油價收盤價為準。這使得當地客戶更容易進行油價避險,提高沙國石油在歐洲市場的吸引力。同一時間,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 Aramco 也調降出口至地中海地區及一些亞洲客戶的油價。
這可能意味,沙烏地在接下來幾個月或幾年將採取新的市場策略,不再把所有焦點放在亞洲市場。而歐洲油市過去一直由俄羅斯把持,去年仍以 32% 的市佔率盤踞最大供應國寶座。若沙烏地連同伊拉克和伊朗,也開始認真搶攻歐洲市場,則不僅減產協議延長的希望恐受到威脅,更可能引發新一波油價大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