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站天宮一號將重返地球,根據科技部於3/31日下午貼文指出,目前高度已降至180公里,並且墜落地點由日前的南大西洋更改為非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大西洋,科技部指出南北緯43度以內的任何地區都可能是落點,但砸中人的機率很低,無須擔心。
根據科技部貼文指出,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依據天宮一號各項數據,預測其墜落時間可能在台灣時間 3/31日傍晚至4/1日,而現在天宮一號已降至180公里高度,科技部表示:「對衛星而言,180公里是非常低的高度。」
依照過去經驗,2 公噸以上的人造物,因可能具有紮實的結或及材料,因此難以在墜落時於大氣層燃燒殆盡,而天宮一號總重 8.5 噸,足足超出 6.5 噸的標準。
此外,墜入大氣層的衛星可分為控制、半控制、無控制三種狀態,目前各國大多會預先控制淘汰衛星進入大氣層的角度,使它們能夠盡量在大氣層中完全燒毀,一般而言衛星進入大氣層的角度愈垂直,愈能燃燒完全。
而其餘兩種半控制,甚至是無控制衛星,多半都是部分故障或是失控狀態,只能從重量、大小猜測裂解情況,預測落點,由於中國一直沒有正式公布天宮一號的狀況,雖然多次想要闢謠表示天宮一號沒有失控,因此外界只能以它為失控的前提,提出較保守的預測。
科技部表示,落點在哪裡是非常複雜的問題,指出:「天宮一號的軌道設計傾角約43度,表示南北緯43度以內的任何地區都可能是落點。」
另外,之所以每一次預測或跟國外預測會差之千里,科技部也解釋:「這是因為「大氣阻力」會大幅影響衛星軌跡,而大氣的分佈不均勻,因此阻力也不會是均勻的,加上各國使用的大氣分佈模式不同,預報的落點也就有天南地北的差異。」
天宮一號墜落引世人關注,過程中多次傳出天宮一號已失控的說法,而中國方則是積極闢謠,但目前為止卻都沒有正式的表明天宮一號的真實狀況,使得大眾或多或少有點擔心,但即便真的沒有燃燒完整掉落地球,要集中人的機率微乎其微,因此也無須過度反應,而美國太空觀測網站 Virtual Telescope's Project 此次將會全程直播天宮一號墜落過程,讓關心的民眾能待在家中觀看全程。
NASA太空梭哥倫比亞號(Columbia)2003年在STS-107任務尾聲重新進入大氣層時解體。80公噸的哥倫比亞號墜毀時,太空梭碎片在美國南部上空燃燒,數以萬計殘骸散落在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
蘇聯解體後,資金短缺的俄羅斯當局1990年代末期決定放棄1986年發射升空的「和平號」(Mir)太空站,改將資源挹注在國際太空站(ISS)。俄羅斯太空局將140公噸重的巨大和平號太空站引導返回地球,墜落在紐西蘭與智利間的太平洋海面,燃燒的碎片劃過斐濟上空。
和平號太空站1986年發射升空後,蘇聯太空局將沙留特7(Salyut 7)推升置較高的軌道上並棄置。40公噸的沙留特7重新墜入地球時解體,部份殘骸在阿根廷上空散落。
1973年發射升空的「太空實驗室」(Skylab),但它的軌道開始衰減,使得NASA必須準備讓它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85公噸的太空實驗室最終墜落於澳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