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發言人、官房長官菅義偉今天宣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
新年號出自日本現存最古的歌集(類似詩集)「萬葉集」,收錄7世紀至8世紀後半4500首和歌。這也是近代第一個出自日本古籍的年號。打破過去由中國古籍摘字的傳統。「令和」取自日本最古的詩歌集,當時沒有平假名、片假名,是以漢字來表記日文發音。
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這是日本自西元645年第1個年號「大化」以來第248個年號,代表一個新朝代的來臨。日本使用年號的習慣雖然仿自中國唐朝,且大都多出自中國古籍,但使用年號的用意卻是要凸顯日本是一個與中國平起平坐的獨立國家。
和近代的明治維新學習西洋文明一樣,日本在西元7世紀時期,也大量學習中國唐朝的律令制度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稱之為「大化革新」。當時的唐朝相當強盛以天朝自居,透過冊封讓藩屬國都向中國稱臣,例如朝鮮半島的「新羅」就在唐太宗的命令下使用唐朝的年號,日本使用自創年號,除標榜自身也是「文明國家」之外,也強調並非中國藩屬國,經過近1400年之後,目前全球只剩日本繼續使用年號。
關於日本年號有許多有趣的統計,雖然至平成為止,日本共出現了247個年號,但使用的漢字卻僅有72個字,其中有21個字出現10次以上,排名前5大為永、天、元、治、應,其中「永」最多出現29次,可以說都是特定幾個字的組合。
在明治天皇頒布「一世一元」詔書前,日本天皇常以更改年號鞏固權力或改運,幕府時代則常因幕府更替而改年號。因為一世一元的規定「昭和」為日本史上最久的年號,長達62年又14天,最短的年號為1238年的「曆仁」僅存在2個月又14天,當時處鎌倉幕府時代,據說「曆仁」發音不吉利。
在明治之前因為年號經常更改,所以有一種類似「詞庫」的備選年號,例如「明治」這個年號大概在室町時期即存在,但一直沒被挑中,摃龜了10次之後終於登場,但是被用抽籤抽中的。「大正」年號出現於鎌倉時代,摃龜4次,「平成」最早於幕末時期出現在候補名單中,「昭和」則是首次入榜即被採用。對年號很有研究的日本歷史學者所功統計,史上摃龜最多40次的年號為「嘉德」,「寬安」以33次排名第2,第3名是摃龜26次的「建正」。
日本政府今天敲定新年號,配合皇太子德仁5月1日即位儀式,日本新年號將在5月1日零時啟用,正式「改元」。中央政府與民間企業電腦作業能否在一個月的籌備時間順利「改元」進入新時代,成為大考驗。
日本總務省以要求各級地方政府確實因應,在5月1日完成系統切換。而經濟產業省今年初針對製造、流通業2700家企業進行調查,仍有兩成企業尚未確認旗下單位使用西曆或和曆;有系統更新系統計畫的500家企業中,48%未擬妥測試計畫。使用和曆的業者中也有14%表示,將再觀察是否有必要修改系統。
改元成本多高,官方、民間至今未見任何評估,但單就名古屋市政府為了80多個行政單位系統調整,預算編列了4.8億日圓,顯示改元成本恐高如天價。
日本銀行業發行的存摺表記方式仍以和曆為主流,是改元過程中很可能出現混亂的一環。雖然因應天皇退、即位儀式,日本4月底5月初10連休長假可因應,但多數業者都無法排除十連休期間大批的ATM交易等,在第一個營業日將發生故障等問題。包括瑞穗銀行在內等多家銀行考慮延後新系統導入時間;也有部分預定今春進行合併的地方銀行為此延長合併的磨合期。
同樣以和曆為主流的鐵道業則趁此機會,將系統由和曆切換成西曆,一勞永逸。JR東日本鐵道自日皇明仁確定將提前退位後,自2017年12月起至2018年3月,已陸續將自動售票機更新為西曆,「綠的窗口」指定席售票系統也從去年10月1日開始切換成西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