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大流行何時會告一段落仍在未定之天,各國紛紛卯足全力研發疫苗或藥物。日經亞洲評論、衛報指出,美國、中國、歐盟、英國近來積極資助武肺研究,彼此間激烈較勁。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全球各界爭先恐後尋找疫苗。圖為英國研究人員。(路透社檔案照)

據報導,美國專門研發、採辦疫苗和療法的官方機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BARDA),三月初以來已投入12億美元(約360億台幣)協助各醫療機構、製藥公司研發疫苗和療法,也提前疏通生產線,以便成功後可大量產製。三月中率先展開疫苗人體試驗的莫德納(Moderna)生技公司,即獲得注資4.83億美元(約144億台幣)。

與此同時,在全球最先爆發疫情的中國,據信有三家藥廠和研究機構接受政府資助,針對疫苗進行臨床試驗,且首重疫苗效力,其次才是安全性,企圖藉此加快研發進度。例如,中國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就是全球首個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的機構,目標是在年底前使疫苗商品化。

歐盟開線上會議 盼募2467

歐盟同樣不落人後,已對德國生物製藥公司CureVac挹注逾8000萬歐元(約26億台幣),協助研發疫苗。德國、法國、義大利、挪威等國領袖及歐盟高級官員,並決定召開線上會議,盼能募集75億歐元(約2467億台幣),推動疫苗和療法研發進程,並強化國際公衛體系。英國也宣布提供牛津大學2000萬英鎊(約7.6億台幣)研究經費。

世界衛生組織(WHO)特使、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全球公衛教授納巴羅(David Nabarro)直言,世界上有很多病毒迄今仍無相應的疫苗,因此不應做出疫苗終將誕生,或一定能通過所有效力和安全性測試的絕對性假設;各國政府應敦促人民做好面對病毒長期性威脅的準備,包括病毒篩檢、患者動向追蹤等措施成為短期內的常態。

由於疫苗研發的迫切性與日俱增,部分科學家和活躍人士提倡「人體挑戰試驗」(HCT),讓年輕健康的志願者染病,以測試候選疫苗療效,據稱獲得來自50幾國的近9000人響應。支持者認為,這類試驗可加速疫苗開發,但部分科學家質疑這類方法在倫理和醫學上的爭議。為此,WHO計畫本月發佈指導方針,為此提供建議。

 

另「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刊登標題為「事關利益與自尊 疫苗競賽白熱化」的報導。內文指出,在美國總統川普等政壇領袖大力催促,以及牽涉業界潛在龐大商機的情況下,藥廠與研究人員皆表達他們正以聞所未聞的速度前進。

 

包括政府、藥廠、生技業者與學術實驗室在內,全球目前約有90個武漢肺炎疫苗計畫正在進行,其中7個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但現在還充斥各種不確定性,例如疫苗是否有效、能夠多快替數百萬到數十億人產製疫苗,以及把開發程序從10年壓縮到10個月是否會犧牲安全等。

 

若干專家則表示,眼前更有希望的領域可能是找出治療方法,加快病患復原速度。過去這一週,由於實驗性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初步研究結果正面,人們對於能否找到武漢肺炎藥物略感樂觀。

 

紐時並提到,在民族主義強化的時代,開發疫苗競賽牽涉的地緣政治變得跟醫學本身一樣複雜。美國與中國為了病毒來源議題,數個月來彼此誹謗,已波及兩國多數合作活動。美國政府更警告必須保護美國創新不受他國竊取,尤其是中國。

 

在司法部負責國安事務的助理司法部長德梅斯(John C. Demers)就說:「生醫研究長期以來都是偷竊目標,尤其受到中國政府覬覦。而冠狀病毒疫苗和治療方法,更是今天各界所極力爭取的。」「撇開商業價值不計,率先開發出治療方法或疫苗,具有龐大地緣政治重要性。我們會用盡手中一切方法來保護美國研究。」

 

這場全球研發競賽之激烈,讓政府與企業在有疫苗和藥物可生產之前,就已經在建立生產線。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主任佛奇(Anthony Fauci)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節目表示:「你不會乾等到有答案,才開始生產。」

 

美國在這場疫苗之戰的兩大參賽者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與莫德納公司(Moderna Inc.)已宣布將與生產公司合作。嬌生集團還承諾,會在明年底前推出10億劑現正研發中的疫苗。總部設在英國的藥界巨頭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也不落人後,宣布正在跟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一項疫苗開發計畫合作,預計在年底前生產數千萬劑疫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