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為近年來炙手可熱的再生能源技術,除了能用太陽光電技術來發電,也可以採取聚光式太陽能來儲熱,而現在瑞典查爾摩斯工學院科學家研發出新型太陽能燃料,運用特殊液體儲存太陽熱能,保存時間甚至可長達 18 年,若研發有成將有助於完善離網地區的供暖系統。
- Nov 18 Sun 2018 09:26
瑞典液態燃料可儲存太陽熱能 18 年
- Nov 17 Sat 2018 08:19
羅馬旅遊新法 禁止街頭飲酒吃東西
義大利羅馬市議會在官網公告一項新法,若民眾裝扮成羅馬戰士或百夫長與遊客合照然後收錢,最高將罰以400歐元(約台幣1.4萬元)。同樣在禁止清單上的還有街頭飲酒、到多家夜店「喝通關」和跳到噴水池戲水。
- Nov 17 Sat 2018 08:17
在蘋果找工作 面試問題五花八門
矽谷的科技公司薪資高、福利佳,受許多社會新鮮人嚮往,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大型企業,生產人手一支的iPhone的蘋果(Apple)公司也是許多人希望進入的大企業。
- Nov 17 Sat 2018 08:11
AI競賽 美國VS中國 誰是贏家?
科技領域當前最火熱的話題之一是人工智慧(AI)的發展和應用,美國公司如字母,已數度推出擊敗人類的AI應用程式,例如戰勝圍棋名將的Alpha Go。中國則矢言,爭取2030年時在AI的理論、技術與應用都領先全球,成為全球主要的AI創新中心。
- Nov 17 Sat 2018 07:42
日幽靈船暴增!1個月33艘
受海潮影響,日本沿岸常有「幽靈船」被沖上岸邊,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今年漂至日本沿岸的破舊船隻竟高達95艘,而11月份更是多達33艘,今年的幽靈船數量恐打破往年紀錄,他們指出,部分船上甚至有形成白骨狀的遺體,也懷疑這些「幽靈船」來自北韓。
- Nov 16 Fri 2018 15:15
影響第一印象的關鍵!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你知道嗎?人們在第一眼的時候就會對一個人打下「印象分數」,因此商業新聞媒體《Buisness Insider》替大家整理,初次見面對方對你的「印象」有哪些,讓大家無論在面試、認識新朋友、甚至與對方家長吃飯時,有方可循!
- Nov 16 Fri 2018 09:10
印尼千禧世代半數認為政治太髒 不想投票
印尼明年4月將舉行總統和國會大選,不過,民調顯示,關鍵選票族群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約有半數認為政治「太骯髒、太無聊」,可能不去投票。
- Nov 16 Fri 2018 08:06
新德里霧霾真恐怖 巨型人工肺10天變深褐色
印度新德里一間醫院掛出一對人工肺,以展示霧霾的致命影響。人工肺不到10天就變成不健康的深褐色,凸顯這座城市的污染危機。
- Nov 16 Fri 2018 07:02
牛津辭典2018代表字出爐 -- toxic
牛津辭典公布2018年代表字是toxic,意味具毒害作用。
- Nov 16 Fri 2018 06:26
距太陽系僅6光年!科學家發現最新一顆「超級地球」
根據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發表研究,科學家表示,發現距太陽系僅約6光年的「超級地球」,這顆行星猶如位於我們的「後花園」,繞行距離太陽最近的單一恆星。這項突破性發現有望幫助進一步認識地球鄰近星球。
- Nov 16 Fri 2018 06:23
美報告:解放軍若攻台 美軍出手似難遏制
美國最新報告警示,美軍的震懾能力正在弱化,一旦中國解放軍攻擊台灣或俄羅斯進攻波羅的海國家,美國似難藉由軍事壓力或其他方式迫使中、俄收手。
- Nov 15 Thu 2018 14:20
不宜人居、治安奇差…APEC峰會為何辦在這兒?
今年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巴紐)首都莫士比港召開,首度擔任東道主的巴紐雖砸下重金努力辦好會議,但當地基礎建設落後,治安極差,莫士比港沒有足夠飯店床位可容納各國領袖、官員和記者,華爾街日報諷刺說,這真是個適合辦國際會議的地方,BBC則說,在治安奇差的危城莫士比港辦峰會,想必會是一場不尋常的會議。
- Nov 15 Thu 2018 09:00
日本企業罹患「世界第一」病癥
從日產、神戶製鋼到避震油壓機械大廠KYB,近年來日本大型企業醜聞不斷,讓「日本製造」招牌受到嚴重質疑;不過,也許正是因為對「日本製造」的執著,為了維持成功形象,讓日本企業無法自拔走向造假。
- Nov 15 Thu 2018 08:25
微軟調查:亞洲83%新電腦 裝有盜版軟體
微軟亞洲區新購電腦掃描測試報告顯示,在來自印度、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台灣、泰國、越南等9個亞洲市場的受測樣本中,有83%的新電腦裝有盜版軟體。
- Nov 15 Thu 2018 07:07
美國大規模槍擊案「幾乎每天有」
美國大規模槍擊案頻傳,許多美國人覺得無力改變情勢,只好麻木以對。美國民間團體「槍支暴力檔案」指出,截至7日南加州千橡市鄉村音樂吧槍擊案為止,今年以來,美國4人以上遭槍傷或槍殺的「大規模槍擊案」已發生307起,換言之,幾乎每天發生一起。
- Nov 15 Thu 2018 06:26
獵殺影響非洲母象演化 不長象牙了!
非洲南部莫三比克在內戰時,曾大量盜獵象牙換取現金,研究人員指出,這個行為導致了莫三比克的母象為生存著想,竟有約1/3不再長象牙。
- Nov 14 Wed 2018 14:03
歷經曲折談判終達協議 英脫歐時程一覽
歷經一年多來曲折談判,英國和歐盟今天就脫歐協議文本草案達成協議,梅伊內閣明將召開特別會議,決定接下來的步驟,以下是各家媒體彙整出英國脫歐的重要時程。
- Nov 14 Wed 2018 11:08
東協+1+3+8=? 都有中國的存在
新加坡主辦的東協和東亞系列峰會12日起陸續登場,包括中國與東協(10+1)峰會、東協與中日韓(10+3)峰會和東亞峰會(10+8),這些數字究竟代表什麼意思?
- Nov 14 Wed 2018 08:00
對疼痛的感知為何因人而異?
疼痛是人們尋醫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一般來說,疼痛是身體受傷或出現毛病所發出的警報信息,這應該說是好事。然而不幸的是,其實每個人都疼痛的敏感度不同,描述的感受也不同。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