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所給予孩子的不只是情感上的關愛,科學研究表明,母愛確實能夠改變孩子的大腦。純真無私的母愛,是孩子身心健康的源泉。
母愛可改變孩子大腦
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母親對孩子投入關愛可以改變他們大腦海馬體的大小。海馬體是一個重要的大腦區域,與學習、記憶和應激反應有關。
華盛頓大學醫學博士瓊•盧比(Joan Luby)和她的研究團隊在一系列實驗後發現,人類大腦海馬體大小與幼兒時期受到的教養有關,越是得到細心關愛的孩子海馬體越大,而這些孩子在日後的學業、工作及社交中的表現都比那些沒有得到關愛的同伴更好。
(Joan Luby and her children)
在早期實驗中,盧比博士和她的團隊對3-6歲兒童及他們的母親進行「等待測試」,藉此發現母親的安慰對孩子的影響。研究人員讓孩子和母親待在一個房間內,並將一個包裝精美的禮品盒放在他們面前,研究人員告訴孩子們,他們可以得到這份禮物,但前提是必須等媽媽填完一份問卷調查。
接下來,研究人員發現一些母親會在填寫問卷調查時不停地安慰孩子,告訴他們自己會很快填寫完,請他們稍等片刻;而另一些母親並沒有進行這樣的安慰,甚至完全不顧孩子的情緒。這項實驗顯示了這些母親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及他們與孩子的日常相處模式。
在四年後,盧比和她的團隊回訪了這些志願者,並對92位孩子的大腦做了核磁共振成像,結果顯示,那些得到母親更多關愛和支持的兒童,海馬體比沒有得到關愛的兒童平均大10%。
這92位兒童95%都是由親生母親養育,不過盧比表示,是否是親生父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母愛的投入。
母愛可以改良遺傳基因
遺傳基因一向被認為是先天確定、不可改變的,但是,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基因的表達——蛋白質,是可以改變的。眾所周知,人體絕大部份的生物功能都和蛋白質有關,而且蛋白質可能還和人們的性格存在一定關聯。那麼,改變蛋白質,就可以改變一個人。母愛就具有這種巨大的力量。
加拿大蒙特利爾的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神經科學學家邁克爾•米尼教授(Michael Meaney)和他的同行們對實驗室裡出生成長的成年大鼠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究嬰兒時期所受到母親的愛撫對成年後心理與行為的影響,
(Michael Meaney)
母鼠在給幼鼠哺乳時,有時會弓起後背,舔舐愛撫懷中的小傢伙,可是這種「慈愛」行為的頻繁程度卻因母鼠而異。科學家們發現,得到母親愛撫較少的那些老鼠,長大以後往往對陌生環境充滿警懼;相反,充滿母愛的母親更容易養育出勇敢、無畏的後代。
米尼教授和他的同行們深入實驗大鼠的腦細胞發現,母親的照顧之所以起作用,是因為它改變了子女體內一種控制大腦對壓力反應的基因的表達。這種基因變化導致大腦中海馬體長出更多的壓力受體,減少身體對壓力的反應。實驗還顯示,這種基因變化是持久的,甚至可以遺傳給後代。
對人群的調查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那些出生後即被遺棄、在孤兒院裡成長的嬰兒即便得到同樣的營養護理,但是生理活動和智力發育都比由親生父母養育的兒童遲緩,此後出現的心理問題和行為障礙也更多。如果在嬰兒期增加對他們的撫摸、哄拍,便可以有效改善這一狀況。
在心理學家看來,並不是觸摸本身改變了甚麼,而是觸摸所傳達的愛,帶給嬰兒安全感和滿足感,使其健康成長。
母愛的「質量」 更重要
研究人員發現,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高質量的交流會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智力發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不需要花費母親所有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對於孩子而言,較之與媽媽在一起的時間「量」,媽媽和孩子相處時所傳達的愛的「質」更為重要。
陪伴孩子不在時間長短,而是有沒有「專心」陪伴。如果父母總是心不在焉,邊忙其他事邊把孩子放在一旁,這樣的陪伴毫無品質可言,即便父母終日守候,孩子也不會感到快樂。
教育專家建議,即使生活再忙碌,媽媽們也不要忘記每天留出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專屬於孩子的時間。在這期間,媽媽與孩子可以進行一些存在身體接觸的遊戲,或是和他們一起讀書。在這個過程中,媽媽不需要有任何期許,只需要專注地望著孩子的眼睛、用心傾聽孩子的聲音,讓孩子感受到純真的關懷和愛。
當孩子得到愛與關懷的時候,孩子的穩定情緒與自信心就會持續成長。每天只需半小時時間,相信再忙的媽媽也能做到。
--本文轉載自大紀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