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清楚目標、滿腔熱血,還是不足以讓你真的下定決心,動手去做該做的事。掌握四策略,管理你的心,即使「不喜歡」,也可以使命必達。

是不是有個案子擱在手邊很久了,截止日一天比一天迫近,你卻遲遲沒有進展?是不是有通應該要回覆的電話,怎麼樣都不想回?不是說好,今年要多運動的?那麼多還沒有處理的「應該」,罪惡、壓力、挫敗,各種情緒油然而生,讓人更想不顧一切地逃開。

是不是我麻木了?熱情不見了?為什麼身邊充滿那麼多不想做的事?先別急著否定自己,因為事實是,不論你有多熱愛你的夢想、熱愛你的工作,實踐的過程,還是會充斥不討喜的種種,阻礙你完成目標。

面對不想做的那些,除了焦慮擺爛,掌握以下四大策略,你還可以這麼做。

策略一不必「喜歡」

英國《衛報》記者Oliver Burkeman在其著作《專為非樂觀思考人士準備的幸福學The Antidote: Happiness for People Who Can't Stand Positive Thinking》指出,很多時候我們說自己「無法早起」或「無法運動」,真正的原因其實只是:我不想做。

就像 Burkeman說的,「誰說你必須要等到你想做的時候,才開始去做呢?」是的,某些程度上,我們必須要承諾正在做的事。你需要承諾完成任務,不管是變得更健康,或是每天更早起,但你不需要「喜歡」這麼做。如果你太刻意避開討厭的部份,那麼你很難完成一件事。就算你不喜歡,那也不構成你不去做的理由。

策略二採用「如果……,那就……」

我們愛用「意志力」來解決問題,但你還是得認清個人意志力有限的事實。

「小人恆立志」,光是立志,沒有辦法幫助你解決困難的任務。社會心理學家海佛森建議,啟動「如果……,那就……」的行動計劃吧。「如果」五點了,「那就」回電話。「如果」被拒絕,「那就」提出B方案。把限制條件設定好,就不用跟自己討價還價。確保在關鍵時刻,你已經在正確的道路上。

策略三從小處做起

缺乏動機時,克服開始行動的最大阻力。你可以說服自己,從小的項目著手。將焦點限縮在小範圍,不至於長路漫漫,終點遙遙無期。同時可以試著設「專屬時段」,要自己在十五分鐘內的短時間,完成一個小任務。一旦達成短期目標,適時地獎勵自己。只要你開始行動了,就會在完成小步驟之後,有誘因和動力繼續往下一步走。

策略四以毒攻毒

當你害怕搞砸,只想著如何逃離眼前的挫敗,愈擔心,就離達成目標愈遙遠。焦慮耗費心力。與其焦慮,不如認真思考放棄的後果,如果就此放棄,你會更自得、更快樂嗎?為了迴避眼前的討厭事,是否值得你放棄全盤的目標?進一步想想,什麼都不做,結果會有多嚴重?以毒攻毒,讓自己產生真正的危機感,而有所行動。

忽略喜歡不喜歡的感受、用限制條件對抗薄弱的意志力、想到什麼都不做的最糟結果,以及投入細節計劃、從小處做起。這些聽起來,一點都不像「跟隨你的熱情」、「積極進取」這些正面思考,既精進又鼓舞人心,但要對抗焦躁的情緒,卻相對實用易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