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與快樂到底是不是成正比?最知名的研究來自 1974 年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認為收入提高不能讓人民更快樂,這份研究引起很大的爭論,後來在 2012 年一份跨國研究發現,收入成長與滿意度有關,但是無法證實是金錢帶來快樂,還是快樂帶來金錢,學者認為是後者,因為沮喪會降低生產力,連帶影響收入。而現在最新研究更進一步分析收入與快樂的關係,研究發現有錢可以買到快樂,但是稍縱即逝。
這次研究對象是中樂透的人,經濟學家在肯亞貧民窟與農村隨機發放頭獎彩券給受測者,採樣數為跨 120 個村莊 503 個家庭,平均每個人可以拿到 357 美元,幾乎是一個人所有財產的兩倍。之後問他們的生活滿意度,並配合臨床診斷憂鬱症,並進行唾液測試腎上腺皮質醇含量,看壓力變化。
一如預期,拿到頭獎的人滿意度大增,壓力與憂鬱情況下降。但是沒拿到獎的人,反而因為他們的鄰居中大獎而使得滿意度大幅下降,且看到別人比自己多拿 100 美元那種滿意度下降的程度,比他們自己得獎滿意度增加的幅度更大。所以同一村莊內別人拿到的獎愈大,其他人的不滿意度愈高。
但最終人們都會習慣這種狀況,意外之財帶來的辛酸與快樂都會過去,經濟學家稱為「享樂適應」,所有獎金在六個月之內都發放完畢,一年之後無論是拿到錢的和沒拿到的人,快樂感受都會回到原點。
當多數人都進步,我們會出現負面反應,但是當我們自己也有很大進步,我們就會把過得更好的人當作比較對象,學者認為,人們總是只看那些比我們更好的人,而不會把自己放在更全面的範圍內比較。換句話說,我們從未滿足,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成就很快就會習慣,或許這是促使人們想要賺更多,而經濟因此會持續成長的原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