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併吞」克里米亞遭到了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制裁,不得不向中國市場突圍。《金融時報》週二的報導說,今年5月,俄中簽署4000億美元天然氣供應協議,似乎雙方長達10年的談判取得突破,但是實情可能並非如此。

BBC記者:存在長期的敵視與猜忌

BBC報導,俄國將北京稱為「最重要的經濟夥伴」,設立了能源、基建以及科技等等方面的共同開發項目,並且預期雙邊貿易將到達2千億美元。不過該報的記者希勒採訪了一個中俄邊境、黑龍江畔的村莊之後,他發現那裡存在長期的敵視與猜忌,並非所謂的中俄「黃金」時代的來臨。

2-1  

希勒舉例說,兩家中國的林業公司2008年曾經到附近投資,但是兩年後,俄國政府關閉邊界,將通路「當面封死」。

報導引述其中一家公司新春木業集團人員的話說,現在運送木材的卡車必須繞路700多公里才能抵達中國,導致獲利減半。

另一家在當地猶太人自治區銷售農機的中資公司,因為俄國海關對大型機械採取進口配額限制,使得經營發生困難。該公司當地的經理告訴希勒,除了每次進口一部大型收割機就要填寫大批申請表格之外,2013年全年該公司僅獲准進口一部農機。

報導說,中資占哈巴羅夫斯克直接外資的4%,比2009年多了2個百分點。希勒引述負責哈巴羅夫斯克當地外資管理的俄國官員的話說,雖然雙方貿易在增長,中國企業只是看中俄國遠東地區的天然資源,不願意設立工廠、僱傭俄國工人。

報導說一家當地的中資企業僱傭了百餘名中國籍人員,但是只有20名俄國員工。工廠經理說,當地居民過於懶惰而且經常醉酒,中國工人則是住在宿舍、每週從早到晚工作7天。

中俄不可能進行深層次的合作和結盟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中俄兩國關係只是個表面工程,其實暗潮洶湧。715,普京與習近平在巴西會面,雙方意在利用中俄關係增加各自在亞洲與美國等討價還價的籌碼。但中共與俄國由於歷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注定了不可能進行深層次的合作和結盟。

3  

歷史上中國飽受俄國侵略、欺凌,現在中共所為不過是再度引狼入室。評論員陳破空表示,不久前,俄國決定在靠近中國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建立經濟特區,普京向北京喊話:「願意看到中國企業把握俄羅斯發展經濟特區的機會,並成為領先者。」這個地方,中國稱「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語的意思,就是「征服東方」或「東方統治者」的意思,擺明就是從中國奪走的土地(1860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