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知道,你的貸款還款的資料,和水電瓦斯費繳款等等的資料,對銀行來說都像黃金一樣值錢。企業的還款記錄更值錢,不僅本國銀行好用,連外銀都很覬覦。
越南國銀的聯合徵信中心理事長日前來台,參加台灣聯徵中心四十週年舉辦的「亞洲信用報告機構研討會」,就問已是越南第一大外資的台灣,能否提供台商貸款記錄給越南,避免當地銀行借錢給不該借的企業。會中,從大陸、日、韓、新、馬、泰、越來的銀行家們,決定設立「亞洲信用報告機構交流平台」,交換彼此企業的信用記錄。
這一步跨得很大。金管會推銀行要打亞洲盃競賽,在台灣金融業者往亞洲市場運金的路上,這些資訊是重要的「保鑣」。
事實上,歐美金融業早就可以拿到世界各國企業的信用資料。民營的聯徵中心業者,跨國設立分公司跟當地銀行合作,也跨國提供企業的信用報告給投資者,做最好的投資決策。
研討會來賓,歐盟消費者資訊業協會(ACCIS)總裁Neil Munroe,在民營的Equifax英國分公司工作過20年,他說這家百年老店,在13個國家(南美、印度、俄國等)都有分公司,除了提供各國企業的信用報告,也給個人信用打分數。
「在歐洲,我們有cross border arrangement, 在英國,如果我要貸款給德國人,我可以給英國公民德國貸方的資料。台灣還不行,但我認為快要來了,」打著蝴蝶領結的Munroe說,他對台灣聯徵中心正推動的亞洲信用資訊跨國交換的合作案看好。
因為,即使英國銀行也不能直接看到中國大陸的信用資訊,但因中國已經是G20會員,「如果你國內市場成熟,慢慢就會理解需要這些資料來做行銷。台灣已經非常成熟,你們已經做了四十年了,」Munroe用全球最謹慎的英國標準,稱讚台灣聯徵中心的信用資料品質,卻也說明亞洲在運用金融大數據上的不成熟。
美國運用信用資料的能力就更強了,不僅提供銀行、保險公司個人的信用資料,更有人可以幫你的信用「分數」化妝。
美國消費者資料產業協會(CDIA)執行長Stuart Pratt,手裡握有50億個會員的信用資訊,五分之一都是個人消費者的紀錄。「個人的信用分數,在美國幾乎等於現金(equity),」越有借錢紀錄的人,越容易從銀行借到錢。
但對不愛借錢的亞洲人來說,這很不利,也不公平。「一個開十個戶頭借錢花的人,跟一個只有一個戶頭又很少貸款的人相比,誰的信用分數比較高?」Pratt為了讓更多美國新移民(亞裔、伊斯蘭裔)有機會借到錢,開始用水電費、電信帳單的繳款紀錄,作為信用打分數的新基礎。「準時繳款、有固定住所,也是負責任的行為。」
大數據時代,你家的水電費、電信帳單,不僅對要做你生意的業者有價值,對你能否得到銀行信任,借到更多發展的本金,更重要。
「資料創造公平(data creates fairness),是成就公平經濟的金融基礎建設,」擔任過雷根總統文膽,Pratt脫口而出的文案,給金管會正推的「銀行3.0」運動,下了更親民的註腳。
但是,給的資訊越多,個人或企業的隱私性就越少。Pratt記得幾年前,他受德國央行(Bundesbank)之邀演講美國運用信用資料的自由度,一位BMW的經濟學者就說:我們不可能給隱私訂個價錢,我們怎可能不顧人權?
「德國汽車價格也許比美國貴很多,因為,我們不能使用像美國那樣,開放那麼多個人資料來放款,我們也不能像美國一樣方便地跟別國個人資料,」這位德國學者抗議。「這讓與會者都不很高興,但這是好的辯論。這關乎我們到底願意為風險付多高的代價?」在人權與發展中,這位有公共政策經驗的金融業者,提醒「大數據」應用路上的兩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