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經濟部旗下CP 經濟政策分析局最新數據公布,5月份全球貿易量再較前月減少1.2%,且今年來幾乎月月下滑,並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劇烈萎縮幅度。瑞銀 (UBS) 的研究也指出,新興市場國家出口與一年前相較,正出現2008-09 年危機以來最大減幅。這使得當中許多國家恐面臨數年的經濟成長及投資萎縮。
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公布,5月份全球貨物貿易指數 (Merchandise World Trade Monitor) 降至135.1 點,創去年7月以來新低,且自去年12月衝上的頂峰139.8點已重摔4.7點,創金融危機以來最深及最長的跌勢 (見下圖)。
此外,去除每月波動因素所計算出的全球貨物貿易動力 (World Merchandise Trade Momentum) 也顯示,5 月份數據由前月的 –1.2% 惡化至 –1.3%,同樣創金融危機以來「動力」最負面的情況。報告指出,已開發國家該月進出口動力皆接近 0,而新興市場國家的進出口動力則都為 –2%。
《Wolf Street》主筆 Wolf Richter 報導,報告並表示,全球貿易萎縮的情況普遍,大部分地區及國家的進出口量都在下滑。其中日本的進出口成長嚴重惡化,新興市場國家裡中歐及東歐的貿易表現最差。
《路透社》也報導,從南韓汽車到智利銅礦,新興市場出口正急速萎縮;包括南韓、台灣及菲律賓等亞洲經濟成長引擎,已紛紛出現長達連續 5-6 個月的出口下滑。這原本歸咎於西方及中國需求降溫,但現在問題逐漸來自新興國家之間的貿易量減弱。
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根據瑞銀估計,現在新興市場經濟體成長超越已開發國家的幅度已不到 3%,為 1999 年以來最小差距。由於當中許多國家的消費及投資下降,進口自然也萎縮。
日興資產管理 (Nikko Asset Management) 投資長王裕閔警告,任何仰賴出口的國家將面臨非常艱苦的日子,因為全球經濟成長能力如今越來越有限。「中國在過去 10 年創造的經濟成長,相當於德國、法國及義大利相加;但他們已無法再重新複製一次這樣的經驗。」
泰國央行總裁 Prasarn Trairatvorakul 最近也坦言,出口業已不再美好,「儘管美國經濟正在復甦,但不應該預期他們的進口需求會像以前一樣多。」報導並指出,新興市場國家若要減緩衝擊,可擴大支出及降息;但對於一些低利率已實行數年、導致消費者負債已高築的國家,這樣的策略便存在風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