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期以來,玉米是美國最受歡迎的農作物,但近期情況可能會發生改變,大豆將可能逆襲成為農作物之王。是什麼造成這種轉變?美國玉米帶遭受乾旱氣候影響,以及價格因素讓美國農戶轉向。

在美國,玉米一直是第一大農作物,其種植面積已經連續 35 年蟬聯榜首。不過,最近玉米「農作物之王」的地位可能會被大豆取代。

據彭博社調查預測,2018-2019年美國種植大豆的面積將達到創紀錄的9069萬英畝,超過玉米的9012萬英畝,上一次大豆超過玉米的年代還要追溯到1983年。

在去年11月底,USDA 預計美國農戶將在 2018-2019 年播種 9100 萬英畝大豆,高於 2017-2018 年創紀錄的 9020 萬英畝。玉米種植面積也將從 2017-2018 年的 9040 萬英畝升至 9100 萬英畝,但低於 2016-2017 年度的 9400 萬英畝。

玉米種植面積下降,大豆走紅,是美國農民口味變了,還是有其他原因?

首先是因為乾旱問題美國農業網站 Agweb 援引美國農業部氣象學家 Brad Rippey 的觀點稱,美國中部地區的乾旱情況正在加劇,尤其是玉米帶。北達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南達科塔州等地的乾旱情況增加了幾個百分點,而玉米帶的乾旱成都卻增加了十個百分點以上。

美國乾旱監測圖(來源:droughtmonitor

而大豆、小麥等農作物比玉米更加耐旱,在極端天氣條件的影響下,美國農民中更多人決定以大豆替代小麥。

期貨價格因素也是農民們轉向大豆的另一原因。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數據,目前大豆期貨的價格為 10 美元每蒲式耳,而玉米期貨價格為 3.9 美元每蒲式耳,大豆價格一直是玉米的 2.5 倍左右,也使得農戶大量增加大豆種植面積,而削減玉米種植面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