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社會對跨性別人群的看法發生了巨大變化。凱特琳詹納(Caitlyn Jenner)、拉凡妮考克斯(Courteney Cox)等代言人的出現,順勢將跨性別的權益帶進了主流政治圈的眼界。然而,他們的生理特質仍然有些叫人難以捉摸。
我們會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探索他們大腦中「性別不安症」的線索,而該症狀的一個關鍵假設是「人類生殖器和大腦的的性向發展是分開獨立的」,才造成有些人下半身是一個性別,但上半身(大腦認知)又是另一種性別。
這個假設當然是有爭議的,例如直到1980年代,人們還習於認定「我們養兒育女的方式」才是唯一決定男孩、女孩性別歸屬感的關鍵因素。
然而《科學人》 指出,該說法曾經在一個失去陰莖的男孩身上實驗失敗。一位心理學家堅持為他施打雌激素,並指示以女孩方式養育他,但該男孩在青少年時便強烈地反抗,最後以自殺了結生命。所以我們如今知道除了性器官與社會觀/教養觀之外,大腦本身也對性別意識有重大影響。
動物研究的結果表明,大腦與生殖器在母體子宮內的發展階段遵循不同的軌跡;人類研究發現,跨性別者的大腦特徵,更接近他們的生理異性,而非生理同性。例如,正常男孩與壓抑了女性荷爾蒙的跨男性女孩,在執行特定思考任務時的大腦額葉活性都較一般女孩為低。
此外,丘腦和殼核被認為與人們的性別自我認知息息相關。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薩維琪發現,跨性別者在這些區塊的連結特別弱,例如當跨男性的女孩看到自己比較陰性特質的照片時,他們腦區的前扣帶回、後扣帶回和楔前葉顯現較少的連結性。
但如果給他們看自己比較陽剛的照片,腦部連結就會增強。這是性別不安症的標準特徵:我知道這個身體外觀是我,但「它」不是我。
如今對跨性別者的發展狀況,還有許多懸而未解的問題;例如大腦本身的發展,有多少是生理基因的因素、又有多少是出生以後的環境因素?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已經在性徵與社會認知之外,邁出第三條探索性別認同的道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