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消融後,聖母峰沿途的登山遺體也大批顯露、甚至腐敗...。」受到全球暖化衝擊,終年冰封的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近年來冰雪正快速消融中;在攻頂之路上被掩埋的登山者遺體,重新「現身」的數量也因此顯著增加。自1922年以來,有近300人因攀登聖母峰而殞命,其中大部份遺體都還埋藏在冰雪之下。隨著暖化危機以及越來越多的遺體發現,海拔數千米之上的山友身後事,也成為尼泊爾的棘手難題。

受到全球暖化衝擊,終年冰封的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近年來冰雪正快速消融中。 圖...

喜馬拉雅山位於尼泊爾薩加瑪塔專區與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邊界上,海拔高達8,848公尺的聖母峰,則是全世界登山好手心之所向的終極巔峰。然而面對嚴峻的大自然,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極限運動,不只需要完備的體力以及登山知識,「有去無回」的風險更形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對於不幸喪生的身後事該如何處理?也意見紛陳。

部分登山者認為,遭遇山難而喪命,是極限挑戰難以避免的風險,並希望遺體能就此留置山上。有不少登山者及其親友,則希望能將遺體搬運下山安葬;更有其它意見認為,攻頂聖母峰沿途的成堆屍體若不加以處理,不只會對新手登山者造成心理衝擊,對於觀光產業也可能造成負面影響。尤其在全球暖化的衝擊下,聖母峰的冰川與積雪逐漸消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罹難山友遺體顯露,未來更恐遭遇大量腐敗危機。

根據尼泊爾官方統計,攀登聖母峰而喪命的最早紀錄,為1922年的英國登山客。截至目前,全世界約有4,800人挑戰攀登世界最高峰,將近300人因此喪命。其中,3分之2的罹難者,遺體都還在海拔數千米的山巔之上。有些遇難者的遺體——如被稱為「綠靴子」、據稱為印度登山罹難者的遺體——甚至成為指引攻頂的「路標」。

BBC》指出,世界海拔最高的冰川「坤布冰河」(Khumbu Glacier),受到暖化危機的衝擊最為明顯。坤布冰河沿岸是通往聖母峰的主要攀登路線,近年冰河上的融冰池塘面積不斷擴大,冰塊最低溫度紀錄更一度升溫至零下3.3度C;鄰近聖母峰的冰蝕湖「伊姆扎湖」(Imja)也因水位快速上漲,讓尼泊爾政府在2016年不得不出動軍隊抽水降低水位。

「尼泊爾登山協會」(NMA)的前主席雪帕(Ang Tshering Sherpa)表示,他的團隊成員「從2008年開始已將7具遇難者遺體搬運下山」,「但在更早以前就已被冰雪掩埋的遺體,如今卻一直冒出來」。其中發現的遺體,甚至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

近年來,登山客遺體的發現地大部分鄰近「坤布冰爆」(Khumbu Icefall)。坤布冰爆位在喜馬拉雅山尼泊爾一側,被認為是攀登聖母峰路線中,最危險的路段之一。其他如坤布冰爆再往上走、接近聖母峰頂的「南坳」隘口(South Col,又稱四號基地營),以及「聖母峰基地營」(EBC),也都發現比往年更多的屍體露出。

但要如何將遺體從高海拔的險峻環境中,搬運下山呢?相關單位一般會在登山季節(如約莫3-5月的春季)上山搜索並搬運遺體,以喜馬拉雅山尼泊爾一側來說,主要仰賴如尼泊爾登山協會、尼泊爾探險營運協會(EOAN...等組織的合作與執行。此外,散居在喜馬拉雅山區、善於登山的雪巴人,更是常被委任搬運任務。

居住在喜馬拉雅山區的雪巴人,由於散居於高山地帶、善於登山,常被委任搬運任務。 圖...

搬運過程可能需要使用冰鎬等器具,將冰凍的遺體完整掘出,再透過雪橇、滑輪組具、直升機等設備協助搬運。除了需要克服險峻地勢、稀薄的空氣以及險惡氣候,在8,700公尺以上的高度,遺體更因為冰凍,重量可達150公斤,加重搬運難度。

根據英國《衛報》,從聖母峰搬運一具遺體下山,可能花費至61,000英鎊(約247萬台幣)。尼泊爾登山協會則表示,「難以搬運下山的遺體,他們會為以岩石或雪覆蓋,並祝禱示意。」

根據尼泊爾登山協會、尼泊爾探險營運協會、尼泊爾國家登山指引協會(NNMGA),尼泊爾政府對於相關遺體處理態度頗為消極;爭取政府資助,通常也需要經過漫長的等待過程。隨著日漸顯著的暖化威脅,對於有關單位搬運遺體的行動也造成人力以及能量上的負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