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升空!接下來呢?

我們這幾十年來似乎哪裡也沒去,然而太空旅行的新世紀即將來到,在探險的同時競逐利潤。

50年前的這個月,人類登上了月球,那是歷史上令人驚歎的一刻,不僅是因為人類首次造訪另一個世界是史上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或因為這是全球兩大超級強權間浩大競賽的頂點,雖然這兩點倒也都是事實。

Photos from the Boeing CST-100 Starliner...

《紐約時報》在頭版刊登了阿契博得.麥克列許的詩,素有「美國最受信賴的人」之稱的新聞主播華特.克朗凱則將會說,未來500年的人類都將視登陸月球為「有史以來最重大的功績」。

然而,最終的意義其實不在於太空競賽已經結束,或是達成了一項過去無法想像的里程碑。

這個成就其實只是個開始。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人類開始想像所有可能性、所有可能去探索甚或可能居住的地方。我們原本是在陸上旅行的物種,開始海上旅行後影響觸及整個星球,然後當動力飛行讓我們能在空中翱翔,我們又征服了地球上方的大氣層,現在更注定成為浩瀚新領域中的朝聖者。我們是太空旅行者──而且,在這場意義非凡的勝利幫我們克服著名科學家暨作家以撒.艾西莫夫稱之為「行星沙文主義」、認為只有地球適於人類居住的心態後,我們很快就會成為外星物種。「地球人」一詞不再足以描述我們的本質。

這一切都是1969720日阿波羅11號的登月小艇「鷹號」降落在月球表面之後,大眾在狂喜和驚奇下的普遍期待。最偉大的旅程終究始於足下。一個人的一小步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時任NASA署長的湯瑪士.佩恩很快就鎖定火星,而且不只是當成未來哪天可能達成的目標,而是一項經《國家地理》雜誌披露、有具體期程的計畫。出發:1983103日,12名組員分別搭乘兩艘由核子火箭推進的75公尺長太空船。進入火星軌道:198469日,在火星表面進行為期80天的探索。返回地球軌道:1985525日。

登上月球這一壯舉不知怎地讓全人類都一舉升級了,讓我們有信心能真的更深入太空。「不管我們走到哪裡,大家說的不是『欸,你們美國人做到了』,而是『我們做到!』」阿波羅11號指揮艙的駕駛麥可.柯林斯回憶說道:「我們大家,我們這個物種,我們人類做到了。」

現今火箭發展有許多都是由少數超級富豪間的激烈競爭推動的。他們的太空船不同以往,開發目的並非純為科學探索。這些太空船預定用來賺錢,可能是靠著滿足那些夢想當太空人的人的昂貴欲望、從小行星開採寶貴資源,而確實也如凱若瓦拉所提出的,靠著最終讓人類成為跨星球的物種。

這些太空產業巨頭中,許多都有清楚的願景,但整體而言,我們幾乎還沒有開始討論這一切所牽涉到的道德或智慧問題。如果像不斷鼓吹太空與商業的傑夫.貝佐斯所堅稱,太陽系輕輕鬆鬆就能支撐「1兆人口」,其中將有「1000個愛因斯坦和1000個莫札特」,那麼我們是否該聽亞馬遜創辦人的呼籲,勇闖蒼穹、繁衍後代?

同時,私人太空公司宣傳資料中用的那些崇高的標語、願景以及使命描述,有個非常耐人尋味的地方:許多公司主張,進入太空其實是……為了要拯救地球――並讓地球變得更好。「我們開拓太空是為了把世界變得更好」(維珍銀河,億萬富豪理查德.布蘭森創立)。「為了保存地球……我們必須進入太空,開發太空中無止境的資源和能源」(藍色起源,貝佐斯的公司)。

我們為何上太空?50年前要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為了到月球呀!當然啦,大致說來的確是為了探索發現,具體而言則是為了國家威望。然而,如果今天再問同樣的問題,你聽到的答案可能會有十幾種。這些答案值得檢視,因為如果不知道我們在太空裡做什麼――或打算做什麼――就無法探究我們是否應該到太空。

國家地理雜誌  SAM HOWE VERHOVE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