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天文學家與光害的社會地位一直處於劣勢。來自街燈、體育館、企業和家庭的光線越來越強,將電磁波投射到夜空,沖洗掉天空這塊美麗的畫布。根據 2017 年研究,在許多都會地區,光害每年都以 2% 速度增長,公民科學計劃透過測量背景星空亮度記錄這些變化,但大家仍對天空不屑一顧。

美國本土各區夜間衛星照片。(SourceNASA Earth Observatory

這種狀況在最初幾次星鏈發射開始改變,天文攝影師和業餘天文學家立刻注意到這些衛星,尤其衛星剛發射時,還幾乎在同一條軌道,看起來就好似一串珍珠劃過夜空。有許多衛星在太陽剛下山或日出前幾分鐘肉眼就能看到,那時衛星表面的太陽能板會反射太陽光到地球表面,衛星離地表越近,抬頭仰望的人就會看見越明亮的衛星。

星鏈升空後在天空劃過的軌跡。(SourceVictoria Girgis / Lowell Observatory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的衛星因巨大的體積及低軌道更與眾不同,為了將網際網路傳回地球,完工時可能會有多達 4 萬顆衛星在軌道運行,因 2020 年起每隔一週就發射 60 顆上太空。相較之下,目前在軌運作的衛星只有 2 千多顆,SpaceX 也不是唯一主宰衛星網路願景的公司,包含亞馬遜等少數競爭對手也打算推出自己的星鏈。

雖然 SpaceX 已著手試驗低反射率材質覆蓋衛星,然而從工程角度來看,衛星需要反射材料來保持內部涼爽。天文學家為了躲避喧囂的光害,已將望遠鏡移到越來越偏遠的地方,但明亮的衛星則無法避開,當衛星數量一多,可能導致長時間無法觀測,甚至影響觀測亮度的讀數,最終做出失敗的研究報告。這讓 NASA 教育家發起「衛星條紋觀察者」計畫,並邀請世界各地的公民科學家用手機拍攝這些衛星。

參加本計畫,你需要三腳架及 2016 年後出廠的中高階以上智慧手機,其中有幾款甚至可以拍到銀河。出門前需要掌握手機照相功能的進階設定,除了將拍攝模式調成手動,曝光時間、感光度、光圈大小都需要調整,此外,你還需要知道衛星何時會掠過頭頂──上 heavens-above 網站,輸入你的位置,網站就會搜尋衛星列表及經過你所在地區的時間。

預先架好腳架,對準拍攝區域,等待衛星出現,拍下驚喜的瞬間,並上傳傑作至「衛星條紋觀察者」網站,並提供拍攝設定數值及背景星座。目前這項計畫並沒有明確的科學目標,但是天文學家希望用 5 年記錄這些條紋,以便有一天,天文學家可利用這些照片研究衛星條紋,但最終目的,或許是促使人們重視光害問題。

台北天文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