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計總處 30 日公佈今年首季 GDP 僅 1.54 %,遠低於 2 月估值及市場預期的 3.1%,這項令人擔憂的數值也引來英國《金融時報》等外國媒體的關注與報導。

《金融時報》其中一篇報導指出,台灣經濟仰賴電子產品出口甚深、且在中國大陸設廠生產及出口的台灣業者眾,因此第一季 GDP 年增 1.54%,甚至低於去年第四季 GDP 成長率 3.7% 的一半,透露全球需求警訊。

《金融時報》另一篇在月初的報導則指出台灣從過去幾十年的兩位數經濟成長率,陷入開發中國家的「中等所得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經濟成長轉為遲緩;去年 GDP 也僅有 1.3%,是亞洲國家當中成長最緩慢者。

報導引述多位專家說法,指台灣產業失去競爭利基,最大的企業多是生產利潤薄的零組件廠或代工廠,而發展毛利較高的品牌之路並不順遂。此外,報導也發現台灣政府冀望於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改善,從而帶來新的商業機會,但提醒若台灣過於仰賴與中國合作將有其風險,尤其中國這個國家經濟成長也開始走疲,也曾聲稱不排除使用武力解決主權爭議,民間難免有疑慮。

報導指台灣逾半出口品為電子產品,但沒有出現像是三星或索尼的國際大品牌,雖然有市值規模大的公司,如全球晶片生產巨擘台積電 (2330-TW)(TSM-US),但它還稱不上是國際品牌。至於代工巨頭富士康,其為蘋果等其它品牌組裝產品的利潤薄,在一項產品當中毛利率僅佔不到 4%。

此外,台灣還有生育率低的問題,遜於日本或南韓,平均每位女性僅育有 1.1 名小孩,是全球生育率第三低的國家,台灣勞動人口預計 2015 年之後就會開始下滑。而且,由於國內勞動薪資條件遜,許多優秀人才轉往上海、香港、或美國等地求職就業,優質勞動人口愈來愈少。《金融時報》提到,台灣現今實質所得水準不增反減,還低於 2000 年的水準。

台灣第四個問題則在政治面,目前台灣在國際上正式邦交國只有 23 個,多數為像索羅門群島與宏都拉斯之類的小國,合作帶來的經濟效益極有限。隨著亞洲新興國家時興談判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台灣卻常因許多國家顧慮北京觀感而將台灣排除在外,恐影響到台灣的貿易競爭力,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馬英九連任總統成功後曾接受《金融時報》訪問,他指出台灣必須要有經濟結構大改造才能恢復往昔的成長動能,企業除了效率,還要有創新,而國內進一步開放國際市場競爭也會是一段痛苦的過程。

研究亞洲市場發展的知名作者 Joe Studwell 指出,台灣要能成長,需要「柴契爾式的震撼療法」,要有鐵血意志剔除既得利益者。不過《金融時報》報導馬英九也許沒有那股強大魄力去執行一場大膽的改革,民間企業也認為改革停滯不前,政府仍過於官僚。

本文載自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