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兌美元周一一度觸及 9 年低點,然後才回穩至 1.19 美元。如此跌勢,已讓歐元自 2014 年 5 月以來下滑14%。
究竟跌幅所為何來,《CNNMoney》整理出三大原因。
歐元兌美元周一一度觸及 9 年低點,然後才回穩至 1.19 美元。如此跌勢,已讓歐元自 2014 年 5 月以來下滑14%。
究竟跌幅所為何來,《CNNMoney》整理出三大原因。
1月5日(週一),國際原油價格跌幅持續擴大,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WTI)盤中大跌5%,為2009年4月以來首次跌破50美元/桶關口;北海布倫特原油暴跌超過6%,跌破53美元。這暗示,全球供應過剩引發的原油熊市在2015年伊始將持續。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創始人、有著「債王」之稱的比爾‧葛洛斯(Bill Gross)1月5日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增長仍然疲弱,而美國通膨也疲軟,因此大膽預測美聯準會(Fed)可能不會在今年加息。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房地產市場在2014年呈現出了比預期更猛烈的下行勢頭。鑒於房地產行業對中國GDP的直接和間接貢獻達到近四分之一,人們正在關注房市是否以及何時將觸底反彈。以下6個問題備受關注。
歐巴馬政府開啟全球油市戰場新戰線,有效為每日最多對其他各國出口100萬桶美國超輕質原油掃除路障。
2015年即將到來,國際投資銀行高盛發布年度“Top of Mind”系列報告,展望2015全球經濟和市場動態,以下整理該系列報告。撰寫報告的經濟學家是先知亦或吹噓,2015年底再檢驗。
在中國的廣大地區,重工業領域的數千家公司受到長期產能過剩的困擾,它們本應破產,但是卻被地方政府支撐著。山西海鑫鋼鐵集團在勉強維持了四年之後,終於獲得允許破產。附近村莊的青壯年紛紛離開,只留下老弱病殘。
台北股市加權指數以9307.26點封關,今年以來上漲695.75點,漲幅8.07%,高點為9593點,低點為8230點,高低點相差1363點,為連續第3年上漲。
好日子結束了,全球企業都要做好準備,迎接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艱難的一年。
不分產業,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正被數位革命撼動,誰也不敢小看行動運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的衝擊。這些新科技可以幫助企業大幅提升效率,但也帶來了威脅:你的企業可能被某個矽谷新創公司給打敗。
油價下跌打翻了2014年國際地緣政治的棋盤,展望2015年,值得觀察的是誰能從亂局中復原並占上風,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普亭,或美國頁岩油鑽探業者?
2014年新興市場債券、貨幣和股市大幅波動,讓投資人備受熬熬,展望2015年新興市場可能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以下是四大理由。
回顧今年來全球股市及股票型基金表現,股市漲幅前三名為阿根廷、中國和印度;基金類型則為印度、菲律賓和印尼。整體來說,印度、中國、美國和東協基金,為今年來大贏家,平均報酬達一成以上。
在中國央行今年調降利率後,市場認為明年仍有降息機會,不過在貨幣寬鬆的環境下,仍有不少投資機構看好人民幣走勢,預估人民幣未來還會持續走升。星展銀行指出,若明年人民幣順利納入IMF的SDR(特別提款權),將對其國際化進程有很大的進展,也會激勵其升值表現。
行政院會今(12/24)日通過國發會提報的2015年國家發展計畫,院長毛治國表示,訂定經濟成長率3.1%至3.7%、失業率3.8%至3.9%之間,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不超過2.0%,作為2015年未來共同努力的目標。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當中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Ali al-Naimi週一 (12/22)表示,即便國際油價摔落至僅剩每桶20美元,OPEC仍不會減產。意味OPEC的政策出現大轉彎,而這將對全球能源產業構成重大影響。
七成以上中國進口的銅,不是被用在電纜、住房或電器上,而是被用來融資、抵押套取銀行貸款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充滿著亂象。
巴隆周刊(Barron's)預測台灣等亞洲國家的2015年經濟表現,列出景氣看好的六國以及看壞的四國。
美國石油業近年一直在推動解除石油出口禁令,但由於消費者擔心會令汽油價格升高,國會遲遲未做出決定。在過去的一年裏,汽油價格隨著石油挫跌而大幅下降,支持解除禁令者認為2015年該禁令有望被最終解除。
摩根大通每年底都會根據當年度的事件,預估新的一年可能會發生的意外事件,以做為來年的投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