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蓋伊·溫奇(Guy Winch)在《情緒急救:治癒拒絕、負罪感、失敗和其它日常情感傷害(Emotional First Aid: Healing Rejection, Guilt, Failure, and Other Everyday Hurts)》一書中,針對情緒保健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說法——我們應該用心照料自己的精神和情感,就像我們用心照料自己的身體一樣。
「現在該彌補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之間的差距了,是時候該等同視之了。」他在2014年的TED演講中說。
心理學家蓋伊·溫奇(Guy Winch)在《情緒急救:治癒拒絕、負罪感、失敗和其它日常情感傷害(Emotional First Aid: Healing Rejection, Guilt, Failure, and Other Everyday Hurts)》一書中,針對情緒保健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說法——我們應該用心照料自己的精神和情感,就像我們用心照料自己的身體一樣。
「現在該彌補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之間的差距了,是時候該等同視之了。」他在2014年的TED演講中說。
成為百萬富翁困難嗎?CNBC分析,如果及早開始儲蓄,更有可能在50歲前便成為百萬美元富翁、享受退休人生。
心理學家 James Pennebaker 博士於 1980 年代末期發展了一套表達性書寫(Expressive writing)的心理治療方式。許多研究顯示,此法可有效緩解抑鬱、焦慮癥狀,甚至減輕慢性疾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所造成的痛苦。如今表達性書寫已經成為臨床上應用於各種身、心疾病的一種治療方式。
覺得你家的WiFi連線慢到不行嗎?造成WiFi速度減慢的罪魁禍首可能是令人意外的常見家用品,例如魚缸照明燈或耶誕樹燈飾,都可能對無線網路連線造成干擾。
在夜深人靜與自己對話時,你是否常一昧否定自己?明明自己沒那麼糟,卻忍不住自責?又或者惦記過去的失誤,而總是自暴自棄?全球最大顧問組織 CTI 總裁 Shirzad Chamine 教我們擺脫負能量循環,需要鍛鍊「正向智商」(PQ, Positive Intelligence)!
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網站的民調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已婚人士表示分攤家務活對婚姻成功很重要,甚至高過是否要孩子和有充足的收入。不過在公平分配家務方面,兩性常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專家建議雙方最好能挑選氣氛融洽時來討論該話題,並學會理解對方和妥協,對清潔標準達成一致意見。
近來出國旅遊風氣興盛,但每個國家都有其不同風俗民情,我們習以為常的動作,在另一個國家可能就成了超嚴重的禁忌行為,輕則被人賞白眼,重則被罰款、入獄,而外國網站《Bright side》就整理出幾個國家的常見禁忌,如果到這些國家旅遊的話,可要多注意囉!
多數上班族對Email的使用有著壞習慣,這導致了低落的工作效率,專欄作家Oliver Burkeman曾在《衛報》報導了Merlin Mann日前在對Google員工的演講中提出一項新概念稱做「收件夾零」(Inbox Zero),指出多數人習慣性確認email信箱、卻又極少作為只會造成自己的壓力,Mann建議每次在查看信件時都要有系統的將信件處理到「0封新郵件」,無論是回覆、放到待辦清單、或只是歸檔,讓所有信件都已讀並能有效分類,就可提高工作效率。
不要再浪費食物了!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發現,每個家庭一年丟棄食物大約160公斤,其中約有60公斤是還能吃的食物,不但造成食物的浪費,換算起來等於一年至少丟了6萬日圓(約535美元)。為了減少食物的浪費,甚至還有許多專書教你如何減少浪費省荷包。
在一段關係裡,情感與情緒都是動態的,我們經歷了數百種萬情緒,有時候陽光積極,有時候平淡平凡,也難免對於自己或者伴侶的感覺,消極負面。
在現代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情況下,一邊開車一邊滑手機的現象也越來越常見,是用路安全的一大隱憂,為杜絕這種現象,英國司法部近日宣布將引入新法「粗心駕駛罪」,表示未來若在駕駛動力機具時使用手機而發生死傷車禍,駕駛將被視作與「誤殺罪」相同,最高可處以終身監禁。
如果你一開始無法成功,再多試幾下,特別是如果有小寶寶在一旁看時更要如此。研究顯示,約15個月大的孩童若不久前才看到大人在成功之前努力嘗試,會變得更堅持於追求目標。
想像一下,當你怒火中燒時若然聽到有人叫你「冷靜」,你會因此冷靜下來嗎?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當別人在發脾氣時,聽到「冷靜」、「放輕鬆」、「為甚麼這麼生氣」等語,反而會令人更火大,心理學家強調,雙方在暴怒當下,最重要的不是「冷靜」,而是明白發怒原因,才可慢慢疏導怒氣。
這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圖書館,是公認全球最美的圖書館之一,想參觀還得買140捷克克朗(約100多台幣)的門票,但也只能從門外窺探,不能進去,且拍照、錄影要加價60克朗。但每年仍有成千上萬遊客不遠千里而來,它到底有什麼魅力?
近年來線上遊戲在青少年群體中大熱,成為不少青少年生活中的重心,紐約州註冊心理醫師、執業於曼哈頓的花薇淳表示,青少年、尤其那些遊戲好手,能從網路中獲得成就感和認同感。想緩解、根治這種網癮,家長需幫孩子找到另外能讓孩子獲得滿足和認同的活動。
在科技發達的現今,人們總是容易被外在事物所分心,無趣變得很容易滿足,但 CNBC 專欄作家 Zat Rana 認為,如果你想要成功,或許真正該做的,是不要去滿足無趣。
東京都議會5日表決通過防制孩童受二手菸危害條例,要求凡有未成年者所在的封閉空間、以及公園及學校周邊都有禁菸義務,新法預計在明年4月1日上路。這是日本國內第一個對私生活空間也要求禁菸的地方自治條例。
俗話說「小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時不好好努力、長大才來後悔就來不及了。而在多數人看來,20 幾歲正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應好好把握、為將來做準備並為自己負責,國外網站《indy100》就引用 TED 講者 William Beteet 的演講內容,整理出 12 條給 20 幾歲年輕人的忠告。
汽車駕駛人注意,強制車險「酒駕加費」要調高了。金管會保險局宣布,駕駛人被抓到酒後駕車,強制車險「加費固定金額」將從目前的2100元調高到3600元,而且酒駕「加費」次數無上限;新制將於民國107年3月1日上路。
沒經歷過死亡,又該如何知道死亡的意義呢?南韓最近吹起一股死亡體驗熱潮,藉由模擬自己的喪禮,重新了解生命寶貴。從自殺率逐年升高的趨勢來看,心理疾病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除了死亡體驗,科技也能防範心理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