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美國人都同意,社會流動性減低並非好事。歐巴馬在1月28日的國情咨文中詳述了「機會階梯」之衰退,共和黨重要人物Paul Ryan和Marco Rubio最近也在演說中批評社會流動性下滑。
然而,就在兩黨找出共識之時,有項新研究顯示此看法可能是錯的。本研究出自哈佛和柏克萊的經濟學家群,其規模遠超出過去的社會流動性研究;他們利用出生於1971~1993年、超過4,000萬人的退稅資料,將焦點放在世代間的流動性差異,並以數種方式衡量流動性。
結果發現,各項指標都沒有太大改變。1971年時,出生在最窮五分之一家庭的小孩,有8.4%的機會晉升至最富裕的五分之一;而對1986年出生的小孩來說,機會為9%。
此研究結果極為轟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與大眾的認知相反;近期的蓋洛普民調發現,只有52%的美國人認為一般人擁有許多向上流動的機會,1998年時則為81%。它也與間接證據相反;數項研究指出,學校水準等因素造成了貧富差距擴大,而這些因素應該也會影響社會流動性。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最有可能的答案是,美國財富不均的主要特質是流向最富有1%的收入比例快速上升,而少部分精英擁有巨量財富,和民眾在其他階層間流動的相關性可能並不高──至少目前是如此。
無論原因為何,就此寬心可能並非明智之舉。其一,由於貧富差距擴大,出生在富貴或貧窮家庭的影響也會變得更大。其二,若成長的果實大多落入富人之手,將使其他人的處境更加不利。
其三,雖然社會流動性與過去差異不大,各地的流動性仍大有不同。研究者在第二份論文中研究了各地區的稅務統計資料,結果發現,在加州聖荷西最窮五分之一家庭出生的小孩,有12.9%的機會升上頂層,而北卡州夏洛特僅4.4%,遠低於其他富有世界。
研究者也發現,在住宅區整合性較高、學校品質佳、家庭穩固、社群精神充沛、中產階級財富差距小的地方,社會流動性也比較高;這對政治人物來說是個值得推動的議題,但前提是他們得知道該怎麼做。
經濟學人
留言列表